新葡的京集团8814 “十三五”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规划

作者: 时间:17-05-25 10:35:27 点击数: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软件技术专业成立于2004年,始终坚持学院“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基于Java开发技术或测试技术的应用软件开发和基本软件测试能力,能从事应用软件与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软件技术专业现有专业实训室2个,共有设备290台,室内面积303平方米,学生466人。实验室主要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测试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等课程。也可承担教师应用软件、数据库类、语言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软件开发、课程设计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2011年软件技术专业卢国锋同学荣获“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广东赛区Java软件开发高职高专组一等奖,2014年软件技术专业廖凯雄同学荣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Java软件开发高职高专组一等奖,2015年软件技术专业林志钊同学荣获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广东赛区Java软件开发高职高专组一等奖,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问题

2017年,软件技术升为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现有实验设备台数也不能满足专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有部分设备已达到或接近报废处理的程度,这给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增加了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同时,现有实验项目中更加贴近行业需求的实验项目偏少,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云计算、大数据类课程有所欠缺,有些实验项目只能通过软件模拟实现,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资源,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科学规划专业结构体系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精神的指导下,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宗旨,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努力创新。遵从教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为软件工程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应用软件开发学习,提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各类比赛实验提供基本条件和保证。

三、建设目标

(一)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实训室

2016-2017,建成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实训室(室内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配备实验室设备仪器)。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实训室用以移动软件的开发及软件工程的开发,满足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

实验室建设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让学生在实验室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尽可能多的接触更多技术和产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践与创新。课程内容:由验证型、提高型向综合型、设计开发型和创新型逐层递进。实验内容:由单纯的教学型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采用工程案例化教学,突出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适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人才特点,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突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

(二)云计算应用技术实验室

2017-2018年,建成云计算应用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能够开展多层次云计算实践教学与科研,可以开展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技术内容涵盖数据分析技术、存储技术、物联网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挖掘等。

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方面:

1、基于IaaS、PaaS、SaaS的不同层次,开展实践教学;

2、提供涵盖云计算虚拟化、集群管理、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信息化、移动互联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

3、提供典型的云应用项目案例:如智能物流、气象云、存储云、视频云等行业应用案例,通过项目带动教学,培养真正掌握云计算开发技术的专业人才。

(三)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实验室

2018-2019年,建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实验室。通过学生在实验室内的动手练习和项目实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念与测试技能,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测试经验,成为满足软件测试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能够成为被软件企业所接受的基本合格软件测试工程师。

(四)面向企业场景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

2019-2020年,建成面向企业场景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依据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创新要求,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在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设计上,以项目工程为主线,按照“模块化、个性化、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既能满足本科生培养要求,又具有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遵循仿真性和先进性的基本原则,实验室建设要有意识的设计和构造企业文化,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并提供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完善硬件建设,保持与当今企业的同步。

四、主要任务与经费预算

建设任务:

(一)实验实训室建设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力争在学院的支持下,5年内,通过改建和新建,逐步建设完成如下专业实验室:

1、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实训室

2、云计算应用技术实验室

3、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实验室

4、面向企业场景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

(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计划5年内,新增3-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双方主要的合作形式包括:

1、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学生到基地进行认知实习和企业培训,企业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

2、双方合作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实习单位可以根据企业目前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具体课题,由实习单位、系部和学生共同组建项目组,定期开展研究、探索解决方案的相关活动。

3、双方合作开展培训工作。本专业可为实习单位员工举行针对性地相关培训,同时也可邀请实习单位的工程技术人才不定期来我专业兼课或讲座。

4、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与本专业人才培养优势互补,将更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企业课程引入到教学中。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实验室建设,把实验课建成具有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与此项适应的较先进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课程注重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实验教材或讲义紧密与实验仪器结合,先进适用,覆盖面广;实验考核方法要进一步加强平时实验情况考核和动手能力考核,注重能力考核,探索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模式适应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四)实验实训指导书建设

编写实验教材,确保实验教材内容能够反映出软件技术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内容。在原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适时更新实验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淘汰过时的项目和内容,将当前最新的技术和方法纳入进实验教学中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加大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开发力度。 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核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渗透和交叉,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个性要求的协调发展等,注重传授知识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争取每年撰写多篇优秀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获得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实验教学成果。

(五)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在这支队伍中,要有一半以上的高水平理论课教师,从而保障实验教学队伍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

在近五年的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建设,引进专业高级人才1-2名,完成对教师技能的培训,双师型达60%,并适当的储备实验师资后备力量。

(六)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

1、制度管理

(1)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人员的要求等。实验室管理员必须履行岗位职责,专职人员原则上实行坐班制。

(2)实训(验)室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可操作的制度、守则、规定等。

2、实训(验)队伍管理

(1)实训(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训(验)室工作的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辅助教学人员和工人等。人员岗位职责可根据实训(验)室的性质和需要具体确定。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2)加强实训(验)室队伍的建设、培训与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要不断从思想教育、业务考核和技术培训方面对实训(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3)实践教学技术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按学院人事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4)实训(验)室各类工作人员的职务聘任、晋升、考核等,根据实训(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业绩,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3、环境管理

切实加强实训(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技术安全和环保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训(验)室,不能使用,限期进行改造,经重新检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安全管理

(1) 实训(验)室要根据本室的任务,健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落实“三防”(防火、防盗、防事故 ) 责任人,配置必要的安全防火设备和器材,并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及早消除各种险情隐患。

(2)对进入实训(验)室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本室的安全规定、实训(验)中的注意事项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未经安全教育者,不得进入实训(验)室做实训、实验 ,不得动用仪器设备和实训(验)用品。

分年度建设项目经费预算:

1、2016-2017年

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预算投资(万元)

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实训室

PC机81台

50.2119

综合移动实验平台41台

24.6

交换机5个

0.2995

服务器

1.8

投影仪

0.2299

投影幕布

0.0238

功放

0.0299

音箱

0.1998

教学软件购置费

2

环境条件及配套设施建设费(含空调、实验台椅购置)

5

合计


84.3948

2、2017-2018年

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预算投资(万元)

云计算应用技术实验室

云计算与大数据开发实验箱30台

48

配套设施

30

合计


78

3、2018-2019年

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预算投资(万元)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实验室

PC机60台

30

服务器2台

15

相关软件

10

其他配套设施

10

合计


65

4、2019-2020年

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预算投资(万元)

面向企业场景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

PC机60台

30

交换机2个

1.5

服务器1个

6

配套设施

20

合计


57.5

四、保障措施

(一)建设经费保障

实验室建设经费,一律专款专用。

(二)硬件保障措施

实验室制定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办法,有专管教师和实验学生齐抓共管,保障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三)软件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人员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登记制度等,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为实验室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四)安全保障措施

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各类安全制度、保卫制度等,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五、预期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为相关企业输送人才

为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的IT行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本专科毕业生。

(三)为IT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

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教师培训、实验室对外开放、实验教学研究等,为当地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承担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实验室将有条件承担或参与高水平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科技创新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项目,也可与企业合作,完成生产实际中的项目改造和技术开发提供服务。

Copyright (C) 新葡的京集团8814工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与科技发展研究所 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