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介绍
音乐系成立于2004年,现设有音乐表演(本科)、舞蹈编导(本科)以及表演艺术(专科)三个专业。办学10多年来, 该系始终立足社会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需求,面向厂矿企事业、文化馆站、社区街道、培训机构等音乐文化服务和教育的一线,培养具有“工商特色”的应用型音乐表演艺术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多能一专,多元发展,强化职业特长,突显能力优势”的人才培养规格,为学生开辟了音乐表演、流行音乐、艺术管理等学习方向,力求使学生在“实用、能用、好用”等能力培养上突显人才优势和专业特色。
系部现有钢琴房近70余间、器乐琴房10余间,舞蹈排练室2间,器乐实训室3间,合唱排练厅1间,另设有音乐MIDI制作室、数码钢琴室、演播实训室及专业理论教室等。
近年来,该系师生在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省教职委及市区各类技能比赛或展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1级学生杨伟业在2014年教育部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艺术技能“键盘演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该系创作编导的《五进之歌》及其系列实践成果获得教育部2015高职院校创新成果交流大赛一等奖;在2016年,该系师生在参加由省教育厅举办的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花都区合唱比赛二等奖等。
师资介绍
音乐系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助教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8人。高职称的教师均来自于211重点大学,其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专业影。年轻教师多具海外留学经历,其专业视野开阔,专业技能扎实,富有青春活力。
特色介绍
该系始终立足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瞄准其职业群需求及就业走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突出职业定向性、专业适应性、技能特长性的人才特色;在艺术实践方面突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职业性、差异性和实用性等能力特色。此外,系部成立了“女子合唱团”“云诺筝团”“萨克斯重奏乐团”“电声乐队”等,并与优汇教育机构、广州育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文旅文化有限公司、广州白云艺术中学、米蒂音乐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广州星之苑琴行等开展了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艺术实践平台和社会实习基地。
专业介绍
1、音乐表演(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需求,掌握音乐表演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表演艺术人才。
核心课程: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与指挥、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即兴伴奏、器乐、舞蹈基础等。
2、舞蹈编导(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舞蹈编导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文艺单位、文化馆站、中小学、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舞蹈和舞剧编创、教学、编辑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核心课程: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单、双、三人舞编导、群舞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导演与排练、舞蹈作品赏析、曲式分析、舞美与灯光设计等。
3、表演艺术(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据广东省音乐文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社会音乐文化一线及各类中小企业对表演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表演艺术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组织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音乐表演艺术人才。
核心课程: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声乐、视唱练耳、钢琴、舞蹈基础、中外音乐简史等
系主任简介
程建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华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现为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高校手风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从教以来,出版了专著《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主编了国家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编了多部手风琴教材及重奏合奏教材;改编创作了20余首独唱、合唱及器乐作品;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曾获全国第二届音乐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知名教授简介
许新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理论教学部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中音乐教材(花城版)副主编。发表音乐作品多部(首)。其中,混声合唱《龙舟飞歌》获全国合唱“群星”银奖,钢琴曲《山寨三则》获第六届羊城音乐花会创作二等奖,民族健身操《瑶山欢歌》(音乐创作)获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