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招生介绍

时间:2020-09-21

来源: 作者:

音乐系招生介绍

 

系部介绍

音乐系成立于2004年,现设有音乐表演(本科)、舞蹈编导(本科)以及表演艺术(专科)三个专业。办学15年来, 该系始终立足社会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需求,面向厂矿企事业、文化馆站、社区街道、培训机构等音乐文化服务和教育一线,坚持“多能一专,多元发展,强化职业特长,突显能力优势”的人才培养规格,为学生开辟了进课室、到琴房、登舞台、入社区多重实践路径,力求使学生在“实用、能用、好用”等能力培养上,突显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优势和专业特色。

系部现有钢琴房近70间、器乐琴20余间,舞蹈排练厅5个,演播厅1个,合唱排练厅1个,另设有音乐MIDI制作室、数码钢琴室、演播实训室及专业理论教室等。

近年来,该系师生在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省教职委及市区各类技能比赛或展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1级学生杨伟业在2014年教育部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艺术技能“键盘演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该系创作编导的《五进之歌》及其系列实践成果获得教育部2015高职院校创新成果交流大赛一等奖;该系师生在参加由省教育厅举办的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花都区合唱比赛二等奖等。

 

师资介绍

音乐系现有教师52人(专任教师38人,外聘教师1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讲师18人,助教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37人。另有企业兼职教师14人。高级职称的教师均来自于211重点大学,其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年轻教师多具海外留学经历,其专业视野开阔,专业技能扎实,富有青春活力。

 

 

特色介绍

我系始终立足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瞄准其职业群需求及就业走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突出职业定向性、专业适应性、技能特长性的人才特色;在艺术实践方面突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职业性、差异性和实用性等能力特色。此外,系部成立了“女子合唱团”“云诺筝团”“萨克斯重奏乐团”“电声乐队”“室内乐团”等,并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彩馨雨琴行、广州市花都区星月乐服务部、广州市育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省智慧青少年宫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艺朵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广州七彩童年艺术有限公司、清远市春田花花教育幼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艺术中学、广州星之苑琴行等开展了广泛的校企合作。

 

德学五进活动开展情况

 我系一直坚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及践行五进的教育思想,坚持“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在夯实办学基础、增强教学实力,严格教学管理、稳固课堂秩序,以及强化艺术实践、提升育人质量等方面做实工作,取得实效。

2016年以来,经过长期的实践,我系逐步建立了“秦之声”“象牙塔的故事”“云诺筝途”“合声”“花之舞”等实践教学系列,形成了品牌优势及特色效应,为学生登舞台,进实训室,进社会提供了众多优质的实践平台。从而也促发了全系学生广泛参与艺术实践的良好态势。让学生从入学开始认识大学、认识自己的专业,并在学习中不断了解、认同、热爱,直至就业前对自己的专业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

 

专业介绍

1、音乐表演(本科)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需求,掌握音乐表演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表演艺术人才。

2)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歌曲创作、合唱与指挥、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器乐基础、舞蹈基础等。

3)就业岗位群:表演艺术团体、艺术教育及培训机构、文化馆、艺术团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等。

 

2、舞蹈编导(本科)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舞蹈演出团体、学校等相关舞蹈艺术领域从事表演、编创、导演、教学、研究、策划等工作的舞蹈艺术应用型与创造性人才。

2)核心课程:舞蹈编导与技法应用理论、编舞技法(含单双三人舞、群舞编舞技法)、舞蹈结构法(含单双三人舞、群舞、舞剧结构法)、舞蹈基本功训练(含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基本功训练)、舞蹈素材(含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等)、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等。

3)就业岗位群:专业艺术团体、电视台、艺术培训及教育机构、文化馆站、群众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艺团体等。

 

名师风采

1.程建平,音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华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现为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高校手风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学生体育联合会美育分会副会长;教育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主编了国家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套;主编了多部手风琴教材及重奏合奏教材;出版了专著《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等,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曾获全国第二届音乐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许新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理论教学部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中音乐教材(花城版)副主编。发表音乐作品多部(首)。其中,混声合唱《龙舟飞歌》获全国合唱“群星”银奖,钢琴曲《山寨三则》获第六届羊城音乐花会创作二等奖,民族健身操《瑶山欢歌》(音乐创作)获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等。

 

3.朱冉,音乐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钢琴教师。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钢琴学会会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考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考官。多次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先后带领学生参加各种钢琴比赛、钢琴考级,均获得优异成绩。20155月成功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举办钢琴音乐会,受到各界好评。

 

4.胡晔, 教授,声乐教师。曾获河南省“黄河之声”声乐比赛美声唱法一等奖,河南省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一等奖。从教30多年来,善于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先后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5篇论文获得省级奖。她指导的学生在参加2015年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中获得了专业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5.吴卫洁, 艺术团团长,副教授,声乐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会会员,音乐系声乐专业带头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校改项目项8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荣获广东省广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学院先进个人等。

 

6.杨大恩,副教授,理论课教师。曾任河南周口师院音乐系、桂林师专音乐系、桂林旅专艺术表演系主任25年余。任教育部高职高专音乐表演艺术专业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高师音乐专业基本学科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全国小提琴考级委员会广西考官、桂林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南五省区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材编委等。由他主持的《视唱练耳》课程获得学院重点课程立项。

 

7.李小亮,副教授, 声乐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活跃于舞台,曾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以及省市各大型文艺演出、电视晚会上应邀担任独唱。为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录制独唱歌曲30余首。2006年以来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在2008年和2013年分别出版了个人专辑《中国的月亮》和《梅花引》。曾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声乐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8.赖晓芬,副教授, 硕士,声乐教师。曾任梅州市山歌歌舞剧团独唱演员。从教以来,曾获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唱大赛梅州赛区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带领音乐系女声合唱队先后在2014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2015年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声乐比赛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9.康小曼, 舞蹈编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舞蹈教师。获幼儿舞蹈教师高级师资证书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教师资格证书。先后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论文荣获广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及三等奖;主持参与省级立项课题3项;作为副主编参编舞蹈教学教材《幼儿实用创意操》;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荣获广东省职业技术院校首届舞蹈艺术展演金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10.张国立,学院艺术团总导演,国家二级舞蹈编导。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由他负责编排的舞蹈作品多次获得国家以及省市比赛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