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焦点新闻 教学科研 产教融合 党建思政 学子风采

投资学专业白皮书

作者: 时间:2024-03-31 点击数: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04年招收首届专科生;2012年获批广东省高职重点培育专业;2017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2022年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获批校级一流课程,2023年金融学省级一流课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金融学课程及校级金融学课程教研室项目获批立项,2024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

、专业定位

投资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大类金融学类专业,是研究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的跨学科领域。专业涵盖投资理论、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管理等内容。知识体系涵盖管理学、数学、信息技术、金融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本专业立足大湾区,着眼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投资行业需求,在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专业支持,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投资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投资分析能力、风险评估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业务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企业投资部门、政府部门等领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行业锻炼和自身学习,达到下列具体目标:

目标1: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球观,具有良好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劳动观念,能够在金融投资领域实践中遵守职业规范,履行责任;

目标2:具备扎实的投资学专业知识、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投资学专业知识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

目标3:能够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备在金融投资领域从事投资分析、风险评估、资产配置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目标4: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文素养、出色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团队工作中的相应角色;

目标5:具有深远的投资全局意识、国际投资视野,拥有自主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投资市场变化的能力。

四、培养规格

(一)学制与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8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通识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知识,通过学习跨学科知识更好地理解全球投资环境,将投资决策放置在更广泛的背景中,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毕业要求2:[专业理论]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项目评估与管理等投资学专业理论,具备在实际投资中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效的投资分析和评估,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

毕业要求3:[专业技能]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能力,熟练应用各类投资分析工具,能准确分析市场趋势、制定投资策略,具有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技能,为在复杂金融环境中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毕业要求4:[前沿动态]熟悉量化投资、人工智能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可持续投资与环境、数字资产与加密货币等新兴领域,通过了解和适应这些领域的变化保持在投资市场中的竞争力。

毕业要求5:[复合能力]具备综合投资分析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复合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毕业要求6:[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快速分析和解决投资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识别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和制定解决方案确保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毕业要求7:[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并倾听他人意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来有效地与同事、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沟通,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理解。

毕业要求8:[团队协作]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够在投资项目中协调团队,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推动项目向预定目标前进。

毕业要求9:[创新创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对投资问题进行创新思考和创造性设计投资方案,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在创业中发现机会、创造价值,并有效应对挑战。

毕业要求10:[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能够在投资实践中考虑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确保投资活动的可持续性。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能够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投资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保持对投资领域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五、课程体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四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组成,即思想政治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创新创业课程平台,以及各平台的若干模块共同组成。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实践能力,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设置。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实验实践、实习实践、融合课程等6个模块构成

表1 课程设置

课程平台

课程模块

课程设置

最低修读学分

占比

思想政治课程平台

规定课程模块


18

10.98%

实践教学模块


0

00.00%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专业基础模块

高等数学B(一)

24

14.63%

高等数学B(二)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数字经济学

统计学

财政学

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专业核心模块

投资学导论

25

15.24%

金融学

计量经济学

会计学

证券投资学

投资银行学

国际投资学(双语)

项目评估与管理

公司金融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理财

国际金融

专业拓展模块

固定收益证券

14

8.54%

供应链金融

私募股权投资

另类投资

行为金融学

投资组合管理

保险学

纳税筹划

客户关系管理

金融营销学

金融科技概论

智能金融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经济法

实验实践模块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4

14.63%

期货与期权投资

公司估值综合实训

财务报表分析

理财规划综合实训

Python程序设计

Python量化投资策略分析

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经济学沙盘综合实训

商业银行综合实训

计量经济学综合实训

实习实践模块

认知实习

16

9.76%

专业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融合特色模块

投资学前沿专题讲座

4

2.44%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公司投资案例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

Python量化金融与人工智能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必修课程模块


25

15.24%

选修课程模块


8

4.88%

创新创业课程平台

双创基础模块


4

2.44%

专项提升模块


2

1.22%

拔尖特育模块


合计


164学分

、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教师人数28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4人。年龄方面,35岁以下青年教师15人,36-45岁教师10人,46-55岁教师1人,56岁以上教师2人,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比较合理。

、教学条件

(一)实训室

1.金融投资实验室

本实训室建于2013年3月。面积约103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约143台套,总价值达66万多元;可承担《证券投资学》、《股票投资模拟交易实训》、《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竞赛》、《金融行生工具》、《期货期权投资模拟交易实训》、《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课程。主要的仪器设备有:8套课程实验软件、证券投资及分析系统。

2.商业银行实训室

本实训室建于2019年8月。面向的课程主要有《固定收益证券》、《理财规划与实践》、《证券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互联网金融》等课程。承担的实训项目主要有商业银行沙盘实训、数理统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主要的仪器设备有:十台电脑,一台交换机。

3.商务数据分析实验室

商务数据分析实验室始建于2019年8月,建筑面积约234.44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约85套,包含1台大数据服务器和大数据实训及教学管理平台,总价值达100多万元。可承担《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大数据分析》、《投资价值分析与评估》、《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工程与建模》、《互联网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等课程,可开展数据采集与质量分析、不同分析方法在数据挖掘中的运用、数据结果的可视化、网站前台功能设计、网站数据库绑定与实现、数据仓库的建立、数据库对象管理:索引、试图、触发器等多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

4.经济学沙盘综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始建于2019年8月,建筑面积167.05㎡,仪器设备23台套,资产总值57.2万元。可承担《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3门学科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使用的教学软件“经济学沙盘模拟软件”,可开展宏观经济基本指标、揭秘新消费、新时代失业调硏、通货膨胀原因探讨、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厂商生产和成本分析、究全竞争市场均衡分析、垄断竞争市场均衡分析等实验项目的训练。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为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建立了广州经传多赢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投资快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东莞证券广州分公司、广州创必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红树科技有限公司等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多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多元化的育人平台。通过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项目,搭建校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以项目合作、社会调查等多样化形式拓展实习基地,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保证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特色优势

一)搭建“专创”平台,驱动教赛相长

以学科交叉融合驱动课程重构,“专创”竞赛实践链接课堂为切入点,以“教赛融通”为主线,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一条依托“专创”平台为支撑,打造“四驱动五融合”为抓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堂魅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荣获各类创新创业省级以上赛事奖项共200余项,6名学生成功创业,在校生创业月均流水超10万元,实现了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奖”的零突破。

二)紧盯“投融”前沿,树立“科”“技”意识

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对投融资专业人才的需求,引入行业最新理论和实践,拓展“风险投资”“金融科技”课程模块,增设“私募股权投资”“量化投资策略”“智能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前沿课程,通过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大湾区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近三年优秀毕业生增加32%,130多名学生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三)深化“产教”融合,共创“数智化”培养新模式

联动“一”“二”课堂,提升“产”“教”效果,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联盟”“金融大数据综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和投资数据库,打造“金融+科技”“投资+人工智能”等创新型投资人才培养通道,通过校企互访、共商共研共建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校外实践基地8家,校企共建课程3门,构建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教学资源共享与人才供需对接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平台
联系我们

新葡的京集团8814广州校区: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南环路28号

电话:020-86929623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