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发展
2004年招收首届专科生;2012年获批广东省高职重点培育专业;2016年升格为本科专业,同年获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获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依托“物流管理”和“国际贸易学”两个省特色重点学科,2019年获批校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21年成功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2.专业定位
市场营销专业是工商管理大类中综合应用要求较高的专业,本专业以学校办学定位为导向,以OBE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理论、有技术、有责任、能创新”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
3.培养目标
(1)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数据分析、市场运营、营销管理、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等能力,能够在数字营销、智能营销、新媒体营销等领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子目标
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行业锻炼和自身学习,达到下列具体目标:
目标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劳动观念,能够在市场营销实践中,遵守职业规范,履行责任;熟悉市场营销专业领域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目标2:把握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及特点,并将所学经济管理学科相关知识应用于解释、分析和评价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能针对复杂营销管理问题进行有效决策;
目标3:感知国内外营销行业动态,具备营销现象洞察力,营销问题决断力,营销活动执行力,并胜任数字营销、智能营销、新媒体营销等领域工作;
目标4:具有健康身心,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职业韧性与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水平较高,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意识较强,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目标5:具有全局意识、国际视野,拥有终身学习、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能够敏锐把握营销行业与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与创业活动。
4.培养规格
(1)学制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品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职业认同、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2:[法治素养]能够与时俱进的运用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市场营销中的法律问题。
毕业要求3:[管理知识]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方法,具备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分析和评价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的基础能力。
毕业要求4:[营销问题分析]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及市场营销学基本原理,识别与分析市场营销现象,科学地诊断营销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应用能力]科学地诊断营销问题,熟练地运用营销专业知识与技能搜集、整理与分析营销数据,能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营销决策,提高营销决策的科学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初步的对策和方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完成个人承担的任务。
毕业要求6:[信息能力]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获取、甄别和加工市场信息,能够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专业软件开展工作。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力,能够进行模型设计和运用。
毕业要求7:[创新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能够开展社会调查,能够对营销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形成个人见解,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初步的营销策划和运行能力。
毕业要求8:[沟通能力]能够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的方式,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9:[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具有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对市场问题的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5.课程体系
本专业按照“四平台多模块”理念设置课程体系,将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划分为思想政治课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四个主要平台,并在每个平台下设置多个模块,以形成有机、系统的知识结构(具体见图1),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图1 四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导论、高等数学C、管理学、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
(2)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创业学、市场调查、数字营销、品牌管理、战略管理、公司治理。
(3)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广告学、新媒体营销、商业伦理学、电子商务概论、服务营销、商务沟通、会计学应用统计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整合营销传播、企业形象策划、新媒体文案创作与策划、社群营销、智慧新零售、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网络营销、组织行为学高等数学续论。
(4)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模块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营销策划、营销技能实训、商品摄影、视频策划与制作、数字化客户关系管理、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数字化广告运营、时尚产品营销、数字化营销应用、模拟经营、直播营销、商务数据分析、ERP沙盘模拟经营、商务礼仪、统计分析应用、学术论文写作。
(5)实习课程模块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6)融合特色课程模块
Python与营销应用、营销新思想与实践、数字营销案例分析、全渠道数字化营销
5.师资队伍
市场营销专业共有57人,其中,新葡的京集团8814高层次人才2人,博士7人,硕士50人。一半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本专业通过国内外访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途径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突出、结构合理的年轻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6.教学条件
(1)系统优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以“国标”要求为指导,以人才培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升级、更新、改造等多途径、分阶段、跨专业、校企协同创建高质量、全覆盖的专业教学仿真实验中心,配备了先进而齐备的实验教学软硬件。目前有智慧创客室、商务数据分析综合实验室、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新媒体直播室、创新创业实验室、商务谈判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共8个实验室,主要满足商务数据分析、营销技能实训、商品摄影、视频策划与制作、数字化客户关系管理、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数字化广告运营、时尚产品营销等实验实践模块课程教学需求。实验室总面积4284平方米,教学软件42套,仪器设备3298台套,总值3102万元,可同时承担近千名学生试验实践要求。
(2)分步建设实践基地,全方位保障实习就业
在协同育人方面,拥有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企跨界工作坊1个、实践教学基地4个,这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外。多年来联合校外企业家和专业人士,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了多次“品牌论坛”,承办“模拟经营节”。
已经与22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其中深度合作企业5家。企业每年能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500多个,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根据需要自主增加其他内容。
特色优势:
(1)深融合,形成“一核三维四联动”的专业思政育人模式
2021年专业获批校级课程思政“四个一”试点建设,开始实施“一核三维四联动”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改革,以“弘商济民”为核心,从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和实践基地“主战场”三个维度,实施专业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社会课堂四堂联动。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个个讲育人,学生人人铸品格”特色。2021年以来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思政优秀案例奖项3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2项,省级课程思政竞赛奖1项,校级课程思政竞赛奖3项,发表课程思政论文11篇。
(2)强数智;形成“数智+营销”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以“强数智”为特点,开展“数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京东、华为、茉莉科技等企业支持下,围绕数智营销前沿知识、应用场景、业务模式打造人才培养全新路径,已形成“数智+新媒体+营销”的复合课程体系。同时,与国内领先的智能销售服务提供商探迹公司深度合作建立数智营销实验班,连续两年成功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数智营销应用型人才。
(3)真场景;对接时尚产业的实践教学特色
依托广东超万亿产业集群时尚产业,开展“真场景”式实践教学。通过“品牌营销论坛”面对面对话皮具珠宝行业商业领袖,了解时尚营销前沿动态。与红谷皮具、花都皮具皮革协会共建“皮具商学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此外,连续8年与企业合作开展“模拟经营节”活动。至今参与学生3000多人,交易金额达百万,达到在真实活动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目的。
团队优势:课程团队有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管理学三个广东省一流课程建设团队。课程思政团队基于广东省特色专业、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强化思政全课程参与、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