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彭平主任对本次比赛的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梁家华老师对本次比赛台前幕后的工作,有了这些同志的支持与努力,这次比赛才得以顺利举办。以下是对本次比赛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与汇报:
一、报名情况
本次比赛是针对整个学院的学生,报名总人数达195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05人,电子信息工程系27年,工商管理系22人,物流系17人,会计系10人,美术设计系10人,外语系4人。从报名年级分布如下:19级占35%,18级占35%,17级占24%,16级点6%,可见我们新生还是对网络安全攻防比较感兴趣的。
二、比赛模式
本次比赛主要采用流行的信息安全竞赛模式:CTF模式,也叫“夺得Flag”比赛,其大致的流程如下:参赛团队之间通过进行攻防对抗、程序分析等形式,率先从主办方给出的比赛环境中得到一串具有一定格式的字符串或其他内容,并将提交给主办方,从而夺得分数,主要有三种模式:解题模式、攻防模式、混合模式。本次比比赛初赛采用是解题模式,决赛采用攻防模式。
主要涉及的知识有:web、密码学、安全杂项、逆向工程、隐写、编程等。
三、预选赛情况
校外常规比赛的线上预选赛一般会提供10题左右的CTF题目,2-3天完成比赛。我院首届网络攻防大赛采用的是360网络攻防平台,为了让选手熟悉比赛模式,我们除了提供培训之外,开放了CTF题目为305题,并将比赛时间定为两周时间。
比赛情况如下:前10名的同学基本完成了100题以上,其中黄景新同学完成了172题。
四、总决赛情况
通过初赛排名前15的同学进入决赛。他们自由组队,3人一个战队,每个战队有各自的靶机,通过对攻击其它队伍的靶机进行攻击,安全加固自己靶机得分,共计13轮,每轮刷新Flag,直到参赛选手把漏洞问题解决。
具体排名如下:第一名为“0000”,得7600分,第二名“无内鬼”,得5200分,第三名“Guests”,得3700分,第四名“----大老分界线----”,得2700分,第五名“Fri3nds”,得2200分。
五、360网安工作室
为了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我院成为360网络安全工作室,初定规模为:30个学生,目前有7名学生,招聘对象为我系全体学生,我们会定期安排培训,优生学习360网络攻防演练创新实训平台。有兴趣的同学可将简历发至782611978@qq.com,由我们网安工作室的钱建文同学负责收集同学位的简历,预计下个学期初我们会进行开展工作。
六、不足之处
本次比赛虽然非常地圆满,但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太够的,比如,在活动宣传力量不太够,特别是对本系的学生的报名的情况来看,今后举办比赛前要做好宣传工作,以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成绩来看,网络安全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决赛过程中,仅有两个队会用kali系统来进行攻防得分,其它同学都是通过web的基本知识得分。
网络工程教研室
2019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