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正文

重温红旗渠记忆,感悟节水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开展观看《红旗渠》电影电视剧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10-23 】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国家和广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综合集成各类节水措施,强化用水过程管理,发挥高校节水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根据《新葡的京集团8814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结合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开展观看《红旗渠》电影电视剧活动。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辉教授正在观看《红旗渠》视频

《红旗渠》讲述的是河南林县为解决世代缺水的问题,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的林县自然环境恶劣,天干地旱,吃水奇缺,但是,林县人民宁肯苦干,决不苦熬,宁肯流血,决不流泪。积极想办法,跑门路。县委一声号令,“引漳入林”,千军万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天当房,地当床,吃野菜,带干粮,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硬是劈开太行山,修建了总干渠长70.6公里的红旗渠。清清的渠水,惠及了全县17个乡镇,林县人民从此告别了靠天等雨、吃水难的困境。水是生命之源,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关注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化利用作出过重要指示。一条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解决了河南林州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吃水、灌溉问题,更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王云丽老师正在观看《红旗渠》视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认真观看《红旗渠》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通过本次观影活动,马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的党员教师纷纷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红旗渠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领大学生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在榜样模范的引领示范下锤炼出坚定品格和强硬本领。将“弘扬红旗渠精神”、“开展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教导学生勿忘艰苦奋斗史,珍惜有限水资源,以实际行动助推学校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张晓、谭丽婷 摄影:马院教师第一党支部)

上一条:深入学习悟原理,立足岗位谋发展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