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正文

集体备课凝智慧 共同研讨促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4-29 】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研室建设与课程建设,4月28日上午9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线上召开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杨丽丽老师主持,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全体教师参会。

杨主任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的任务。她指出,此次线上会议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明确授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优势,保障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随后,马丽洁、张赫、巫幸兴、李功清四位老师分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章至第五章进行课堂展示。

马丽洁老师对第二章的实践与认识及其规律进行了条理性梳理与重点阐释。从实践的本质是人所特有的物质性活动、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真理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细致阐释,并辅以丰富的案例加以论证。

马丽洁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张赫老师在分享第三章内容时,强调备课时要做好授课逻辑和教材逻辑的梳理。随后张老师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为线索,以历史事件为依据,讲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说明: 2384eec9f857b13ada8a765420cd34e

张赫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巫幸兴教授认为要从整体上把握第四章内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剖析了资本主义存在的三大矛盾即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形成了三大理论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经济危机论;揭示了两大规律即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随后,巫教授以剩余价值的形成为例进行了课堂展示。

说明: f818c19e98ffadd50bf3ac005fcfc6c

巫幸兴教授进行示范说课

李功清老师对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进行了宏观把握。李老师从理论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两个维度入手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以及世界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等问题进行了课堂示范。

说明: dfcd89e6d934536cf00732b4c8daede

李功清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由原理课老师们对示范课堂进行讨论。李功清老师提出在讲解第二章时,要注意强调时代化和本土化,要结合当前的国情,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理解。巫幸兴教授补充指出课程讲解时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成果融入课堂之中。其他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场研讨氛围甚佳。

会议的最后,范金良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第一,要“吃透教材”。教师备课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第二,要丰富知识储备。尤其要将党史、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党章读懂、学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第三,要联系当前实际,回应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第四,要因材施教。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各有特点,课堂讲授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自觉地参与课堂。

本次集体备课会加深了老师们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化了老师们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教研室将继续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工作,打牢教师们的理论基础,创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们的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于振宇,杨丽丽,谭丽婷 摄影:于振宇)

上一条:齐聚一堂凝智慧 共学共研共提升

下一条:群策群力促成长 集思广益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