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教研室建设与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2月13日上午在三水校区院部楼421会议室召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江振刚主持,本学期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全体教师参会。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由江振刚主任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程建设的任务,他特别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23版教材与21版教材的变动,尤其紧扣课程改版后的重难点内容。此外,江振刚老师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学时少的矛盾,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展开教学,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分别由江振刚、李叶子、汪凡家三位老师对纲要课导言至第二章进行示范说课。
江振刚主任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导言首先明晰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缘由、价值、意义与方法。作为导言中的重难点,他分别对近代史和现代史各个阶段的分期作出了解释,也详尽介绍了各阶段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历史任务等问题,同时分析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失败的必然性以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必然性。

江振刚主任进行示范说课
李叶子老师在分享第一章内容时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从思政课的主线,随后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怎样看待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怎样提出的”这四个问题进行细致阐释,并辅以丰富的案例进行佐证。

李叶子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汪凡家老师则以时局图入手,论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近代中国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从“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失败原因和意义以及教训、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兴衰原因及教训、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的夭折及教训”这三个重难点对第二章内容进行示范说课。

汪凡家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最后,江振刚主任对期末考试、开学及注意事项等作出详尽的工作安排。江主任强调各位老师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提前核对清楚课程表以及学习通平台的课程及班级信息,扎实高质量完成开学初的相关工作。随后,孙新彭教授、范国增副教授、王麒老师三位老师对说课进行点评并分享个人教学经验。现场研讨氛围甚佳。
本次集体备课会为新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陈梦杰,江振刚,谭丽婷摄影:陈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