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积极参加培训 努力提升素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暨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骨干教师培训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日期:2021-11-25 】

【本网讯】11月20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暨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骨干教师培训在广州市东山宾馆会议中心召开。为进一步提升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积极践行学校“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纲要课教研室主任江振刚,青年教师汪凡家、孟琳、张亚楠参加了此次培训。

马院青年教师代表在培训会现场

本次培训首先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有志书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教授开场致辞,随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作了精彩的报告。陈金龙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为主题,首先提出党的优秀传统是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因此才有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项党的历史决议。其次分别交代了前面两项历史决议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最后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科学概括、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方面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行详细解读。林进平教授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算法”》为主题,分别从共产党人的革命是否源于利益计算、现代人的精打细算、中国共产党人的“算法”和“精打细算”不得入内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跨越现代化的陷阱,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培训分会场

下午的培训分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两个分会场。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分会场,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编写组成员、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谢玉进教授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仕民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谢玉进教授报告主题是《<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重难点问题教学设计》,从第三章修改说明、教学重难点问题、重难点问题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对新版教材做出了深度详细的解读,使参会教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掌握情况和教学案例运用有了进一步提升。王仕民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几个理解向度》,先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特点、地位、重大贡献五个方面深层次剖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之后又分析阐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教学问题。最后,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教授进行总结。他指出我们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丰富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案例,进一步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上好思政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培训分会场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培训分会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教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版教材解读》为题目,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详细向与会人员讲述了新版教材的出版背景、内容更改以及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应该注意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陈冰老师以《中国近现代政区地名的规范过程》为题目给与会人员上了一节示范课。陈冰老师从政区的通名和专名入手,详细解读了中国近现代政区地名的变迁沿革。示范课展示了陈冰老师的深厚学养,开阔了与会人员的知识视野。

本次培训是一次难得宝贵的学习机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新版思政课教材、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促进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汪凡家张亚楠 谭丽婷 摄影:江振刚、孟琳)

上一条:深化理论理解 推进方法创新

下一条:大咖聚首倾囊授,学术取经满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