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践行学校“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增进马院教师之间的交流, 10月29日下午,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于阳江螺州酒店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学术论坛第十二讲,本次讲座由副教授徐永利博士主讲,马院常务副院长周静副教授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辉教授出席,马院全体教师参会。

学术论坛现场(一)
徐永利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解读》为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共同富裕问题再审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三新’问题进一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共七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徐博士还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三个方面和当前我们拥有“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为成熟的理论指导”、“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六个条件全面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定能实现。

徐永利副教授开讲
在讲到“伟大建党精神”这部分,徐永利博士表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孕育了不同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涌流,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不同历史时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出发点,从源和流、魂和体、纲和目重新定位、细化、分类精神谱系,使得精神谱系系统化、科学化、具象化。在讲座的其他部分,徐博士也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与阐释,使马院思政课教师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新的理解视角,对于课堂中如何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学术论坛现场(二)
本期学术论坛有效拓宽了马院思政课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视野,有助于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同时徐永利博士对学术追求和钻研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马院的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激励着大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常学常新,并融入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德学·五进”特色校园文化之中,形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闫安谭丽婷,摄影:彭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