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
一、专业定位
专业代码: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依据特定的设计目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是将可视化信息传达给受众并对受众产生影响的过程。根据市场的需求,本专业通过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运用前沿技术进行创作,丰富自己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快速调整个人专业能力以达到设计岗位的要求,涉及的热门行业有品牌设计、移动互联网设计、影视广告设计、服饰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范畴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性,与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宗教、思想史、文化史、设计心理学、人文艺术领域等多学科、领域密切相关,视觉传达着重于调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优化需求、产品、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与人文历史,创造具有功能与审美特征的信息传播方式。
视觉传达专业本着以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宗旨制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规划。当今文化自信、人工智能、人文关怀、乡村振兴、低碳环保成为设计行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发展的前沿,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体规模大,产业高度发达地区,应用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旺盛。本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市场人才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域经济,辐射全国,为企业提供培养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立足于视觉设计与工程制作相结合,能应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从事各项设计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综合的创造思维、领先的审美判断,具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规格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学课程全部及格(合格),毕业生符合毕业学分要求,达到规定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培养和训练后,毕业生在设计思维、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A)
A1.掌握视觉传达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A2.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技能和方法;
A3.具有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A4.了解相关的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A5.了解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
A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2.能力要求(B)
B1.掌握良好的审美素养;
B2.掌握良好的美术基础,自主表现灵感和创意;
B3.掌握各种绘图、电脑软件和各种adobe公司的软件;
B4.善于利用设计思维与辅助设计技能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设计需求;
B5.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具备对视觉设计及信息传播等领域的艺术思维及语言表现规律的研究,独立完成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与创作。
3.素质要求(C)
C1.本专业类学生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2.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C3.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C4.具备较为完备的符合专业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
C5.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身心健康,能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四、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三大板块。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模块、专业选修课程等。
(一)核心课程
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编排与版式、广告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UI交互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商业插画、书籍设计。
(二)实践教学环节
个性化学习专题、矢量图辅助设计、三维设计、艺术实践、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专题设计、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等。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兼教师2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人,占比7.4%;副高级职称人员2人,占比7.4%;中级职称人员14人,占比51.8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5人,占比92.59%;35岁以下教师14人,占比51.85%。
六、教学条件
(一)教学设备、实训室
新葡的京集团8814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注重应用型人オ培养,美术学院现有专业实训室 3000 多平方米, 设备总值 650多万元,本专业建有15间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总值为376万元,实训室配置为省内前列并以每年 5%的比例投入实调室的维护与更新,建设有动漫设计教学平台,三维仿真教学平台,服饰产品设计教学平台等。教学、科研条件大大改善,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也更加完善,新增虚拟仿真实训室。
(二)校企合作单位
1.广州名动漫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广州巨灵广告有限公司
3.广州左点广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