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进一步落实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邝邦洪校长所提倡的“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积极推进教师 “五进”之“进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马院院长张辉教授的带领下于10月29日至31日赴阳江、云浮等地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以“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南海一号博物馆前合影
穿越千年丝路,感受宋船古韵,实践团首站来到南海一号博物馆进行参观。“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沉船,也是当今世界上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数量最多、最完整、最集中的文化载体。沉船船载文物超过18万件,见证了宋代繁荣的海外贸易和遥遥领先的造船工艺、航海技术。老师们跟随讲解员认真观看了各个展厅中的文物遗珍,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宋代海船扬帆远航、货通万国的历史。随后,大家在展厅水晶宫内参观了“南海一号”的发掘现场,了解其打捞、保护的曲折历程,正是因为运用了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水下考古技术,宝贵的文物才得以完整保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南海一号”展示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海洋文化,千年丝路文化令人震撼,老师们纷纷表示,在思政课上要运用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观看南海一号发掘过程的纪录片
忠烈千古,浩气长存,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云浮市新兴县的蕉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附近曾经发生过抗日战争时期粤中地区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斗——焦山战斗。1945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在西进开辟云雾山区根据地的过程中,在新兴蕉山村遭遇国民党军突袭,自卫作战中有五十九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和泪水写就的。为了祭奠烈士英魂,后人修建了这所陵园,以青山埋忠骨,以革命精神励后人。老师们神情肃穆地在展厅里观看了焦山战斗的概况,深深地被先辈们不畏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所感动。通过红色教育的洗礼,老师们更是坚定信心,要活用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明白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老师们瞻仰蕉山革命烈士陵园
人民伟业谱新天,日月光华耀大地,第三站老师们参观了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这里曾经是清朝的书塾、后来的沈村小学,中共地下党人曾以此为据点壮大当地的党组织力量。中共南三花工委在1949年5月成立后领导了南海、三水和花县的地下党组织,组织群众反“三征”,组建人民游击队,潜入敌人营垒策反,为当地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展馆的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中共南三花工委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大贡献。老师们认真倾听,感悟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这一过程中展示的历史主动精神。老师们坚定了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表示要在思政课中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故事讲好,要继承好先辈们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引领学生从中汲取继续前行奋进的力量。

在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前合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次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本省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感受千年古韵,重温百年党史,聆听先烈足音,感悟伟大精神。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增强了历史定力,坚定了“四个自信”。接下来,马院教师们将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所思所悟融入思政课教学,践行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积极践行学校“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刘羽 谭丽婷 摄影:彭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