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等重要指示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践行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11月5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研究会”第三期“国学经典导学”系列讲座在三水校区举行。讲座由研究会负责人唐晓燕副教授主持,左晓民教授作题为“《论语》及其当代性”的首场专题导学。近百名研究会员参加。

讲座现场
在两个小时的导学中,左教授从文本和价值的两大层面对《论语》进行了阐释。他首先以“治国之源,修身之本”为题,从身世生平、历史地位、儒家学派、《论语》主要内容、儒家思想的影响等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儒家经典《论语》的梗概,突出了《论语》作为“为政治国之道、君子修养之铭”的经典要义。
在讲授《论语》的时代价值时,左教授分别从“开篇:洞察时代风云,庚续千年薪火”;“续篇:《论语》时代价值新说”;“下篇:扬弃、弘扬与创新”的角度,阐述了《论语》在新时代的政治、文化、道德价值。他介绍了当今世界的主题、特点的时代大背景,强调中华民族肩负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历史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展魅力的神圣职责,重点论述了《论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社会稳固的文化纽带”的时代价值特性,提出要以抗美援朝中志愿军“钢少气多”的英雄气概为楷模,再振雄风,重握中华民族世界话语权之柄。最后,左教授还勉励同学们读《论语》、品经典、树雄心、展英姿、有作为,不负韶华,奋发向上。
左教授的讲座理论深厚,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脉络清晰。与会同学纷纷表示,要重视《论语》等中华文化典籍的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带头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做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左晓民,唐晓燕,谭丽婷 摄影:唐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