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的,有了梦想才会有一路前行的动力,才会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2013级经济贸易系曾远峰同学成绩优异,却始终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向成功的阶梯。他曾获得201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暨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流通业经营模拟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二等奖、201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科技学术节之第一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高职组创业类三等奖、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市场营销技能项目三等奖等等。
优秀是一种水到渠成
国家奖学金,是炫耀的资本,是高综测的回报,还是梦寐以求的目标?曾远峰同学对此从容而淡定,他说获得国家奖学金一开始是激动,而激动过后便是感动。自开学以来,一切的获得不仅有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还有老师和同学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帮助与支持。当问到他为了国家奖学金做了哪些准备时,他说这个不能说是为了达到奖学金那个标准而去做准备,而是自己想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增长更多的见识,这才是他学习的目的。而当真的学有所成时,这个标准也就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学院院长邝邦洪教授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是他入校后一直坚持的准则,他不断用这句话激励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能更好的发展。
成长是一场角色互换
“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训实验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邝邦洪院长提出的“五进”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学习发展中能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在校期间,他通过“五进”实践活动在提升自我素质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涯留下了属于他的精彩。
他不仅学业优秀,在其他各项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大一时他加入了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协会,且在班里担任班长一职。尽管这么多的角色,但是他很明确一点,就是自己作为一名学子不能因为课外活动而把学习耽搁了,也不能一味的死读书,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把老师讲的都学会,然后去拓展自己兴趣爱好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在自己能力承受之内,要有十足的把握去干好它,所以他利用许多机会来锻炼自己。在社团里的经历令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同时也帮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提升了自身的责任心。他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也拥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收获是一滴滴汗水积累
关于未来,他并没有给自己定宏大的长远目标,他直言自己不敢看的太远,先好好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稳定下来再做下一步打算,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找到自己喜欢而又可以一展所长的奋斗之所。在工作中,“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这句话时刻提醒着他,让他不骄不傲,有良好的发展状态,积极平稳的心态,帮助他更好地完成任务,让他不断地成长成才。
“你并不比别人差,你只是比别人懒,当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优秀。”他概括了这样的一句话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未来过得更好,这句话一直鞭策着他,告诉自己不能懒惰,要比别人多走一步,于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变得更优秀。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同许多学生一样,他也不例外。高中时他的成绩并不怎么好,也经常会做出一些让父母操心的事。但上了大学之后的他开始有所改变。进入大学后,他立志要好好学习,要达到某个目标,尽量让自己全面发展。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学会了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并没有认为这些所谓的困难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反而认为在逆境中会让人成长得更快。于我们而言,这些困难就像风筝一样,在逆风中才能飞得更高。正是这样,他每天都在进步,给同学们树立了模范带头作用。他是优秀的,而他的优秀也是温润的、不带棱角的。他带着感激与坚持在理想之路上跋涉,如同水流涌向大海。
最后他告诉学弟学妹们: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正所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唯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尽管世事难料,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通讯员:姚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