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 黄鹏 谭全 陈豫岚)
近年来,我院致力于完善规章制度,培育大学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在学风、教风、校风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德学”教育:引领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
德才兼备是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应成为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核心群体之一。我院学工系统已有一支数量和质量不断优化的辅导员队伍,同时就业部门也凝聚了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可联手构建科学、系统、开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学生工作实践中,通过“德学”教育使学生工作和职业指导有效对接。
1.德学教育“制度化”。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德学教育不仅仅是哪一部门的事,需要学校整体谋划,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需要每位教职工各尽其责,需要调动校内、外的相关力量。狠抓学风、校风、班风建设,积极践行道德规范、矫正不良行为,分梯级、分阶段、分层次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2.德学教育“专业化”。学工队伍成员应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举办德学教育报告、辅导员技能大赛、学生工作培训和职业指导业务培训班,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学生公寓工作室,进一步提升学工队伍成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工团队;还可引进专业的咨询人员,专兼职充实职业指导队伍,让学生工作和职业指导具备“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双重功效;坚持“以人为本”,让“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的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
3. 德学教育“社会化”。让“政企校行联动、产学研用合作”的培养模式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在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对接的桥梁。通过“学术视野”系列讲座定期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和行业、企业、社会精英与大学生交流,分享人生感悟和职业经验;与行业、企业联盟,有针对性地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与探索、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准备与技巧、创业指导、职场适应与发展等专题,开展实地参观考察、调研和模拟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此外,会同就业指导中心、校友会等跟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二、“五进”活动:探索综合素质教育之路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我院正积极开展“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活动。“五进”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行之有效的体系,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举措。推动“五进”活动常态化、让每个学生都可持续性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我们探索综合素质教育之路与西方博雅教育的最大差异,体现为我院强调和力行下述原则:1、让系统思想-方法指导全局,成为总指导;2、提倡新的为师之道,把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为师之道,转变为冶心、启智、明理、授法的新式为师之道,从而将“吃小灶”改为可达同样效果的“吃大灶”,并利用网络工具,改“名师本校少”为“名师全球多”,鼓励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3、尽全力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独立自主能力,将“动脑学生”、“会学学生”视为“最好学生”;4、启发、引导学生构建和完善高效优质人生智慧库。
三、“单项冠军”: 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自学院2006年提出:要有自己的特色,争单项第一,夺单项冠军,树立学院在社会上良好形象以来,我院学生工作一直倡导“以单项冠军创品牌”,不与实力雄厚的公办高校或老牌名校作全面竞争,而是另辟蹊径。坚持利用资源整合和良好的机制措施保障,促使具有潜力和优势的工作在相对应的领域中取得突破,获得优良的成绩。
在中国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突破口。思维、知识、能力、素养是创新创业胜任力的四重维度。为了广大青年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学院努力与相关机构共同构筑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合作办学,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合作育人,更新理念,充实创新创业知识;合作就业,整合资源,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合作发展,持续学习,提升创新创业素养。坚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订单班”、“定向班”等方式,借助行业、企业联盟和校友会等各种资源,促进孵化创业基地,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将认知提升和情感塑造融合起来,培养“社会人”品质,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自助育人”
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和更新,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新的信息媒介做好服务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通过邀请关工委和校内外专家、教授举办讲座、沙龙等活动,关心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创新形式和介质组合,吸纳不同学科、专业的师生到“一站式服务中心”开展服务,使彼此知识结构互相渗透,帮助大学生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促使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有效发挥教育、管理、服务、监督的四重功效;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开拓新的服务功能及信息来源;通过运营模式、组织变革的创新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升级版”,促使高新技术、校园文化与心理情感平衡。
坚持“大学工”、“大思政”的理念,探索大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体现育人育心、助人自助。借助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学生工作分类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和一站式服务中心“自助”平台,建设广工商“学工在线”网等平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我们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坚持学院“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通过“德学”教育强素质教育、“五进”活动筑育人平台,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路径,努力为大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和发展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