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门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系部的关心帮助下,学生工作系统紧紧围绕学院和党委的中心开展工作,强化德学教育,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队,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打造学习型学工团队,搭建素质发展平台
制定德学教育、三风建设主题教育方案,在两校区指导各系学工办组织系列活动,就工作情况开展专题交流。加强学生德学修养,倡导大学生“五进”,学风、班风、校风建设以系为重点,学生处重点设计主题班会选题,并对课堂质量、出勤率、考风考纪、文明礼仪、宿舍晚归等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切实做好英语和技能等级考试、期末考试的诚信应考工作。各类大型活动组织有序,效果良好。对近年来获得全国性、省市级奖励的情况进行汇总,在元旦晚会上对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学生进行隆重表彰;结合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以座谈会、清明祭扫、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讲座、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处、团委联手系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学院的支持下重点开展学术视野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开坛演讲,营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学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工作坚持“以单项冠军思路创品牌”,本年度学生在全国性、省市级各项大赛中获奖近100项,代表性的有由工商系、财经系组成的团队获得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美术设计系获“真皮标志杯”中国皮具大赛背包类金奖等。注重资源共享,致力内容、形式、效果创新,统筹开展了学院第十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重点结合专业开展了食品安全科普展、才艺大赛、itat技能大赛、会计技能大赛、三水校区模拟经营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重点承办了学院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校园党旗红、好歌献给党”歌唱晚会等。
2012年7月,学生党总支获“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学院接受省委教育工委的党建评估中,学生党建的效果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专家组肯定和好评。先后获得2011年度广州市花都区突出贡献团组织”、广州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花都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贡献奖、三水区志愿者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多支团队获得表彰,财金系团队被评为省重点团队。2012年3月学院和唐伏龙分别被团省委、省教工委授予2011年广东高校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
打造创新型学工团队,提升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制订学生处协同创新计划,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出台试行了学生工作和辅导员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将学生工作与党建工作、思政工作紧密结合,组织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申本文件;学工系统全体人员开展多期专题和业务培训十余场,囊括法治教育、人生规划和团队建设、德育研究和科研指导、心理危机干预、公文写作和信用档案、纪律教育等方面。面对三水校区学生规模扩大,跨校区管理难度加大的状况,调整部门负责人工作分工,体现分工协作、务实团结;学生处举办两校区工作对接交流会、期中学生工作专题会,派出骨干人员定期到三水值班,部分岗位对口支援,加强“包容性管理”的实践探索;在各系设立系办公室的背景下,在学院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充实了系学工组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交流会,加大对各系学工办(组)、学生处科室负责人的业务指导;学工系统深入开展“三比三创”创先争优活动,首次举办了辅导员和宿管员技能大赛,邀请学生出题并担任评委,效果很好。推行月度小结制度,每学期集中检查辅导员工作记录,定期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交流。上、下期分别举办全院学生干部座谈会、社团工作会,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学生诉求,优化推进工作。为促进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发展,本学年继续以月报的形式推出《学生工作简报》,建立交流平台,促进联系沟通,总结方式方法,展示经验风采。
积极开展德育研究,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在学院和高职所的指导支持下,学工系统立足德育研究中心,组织学生工作的研究交流和课题讨论,进一步组建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学生处编印了学生工作论文集,王凤姿老师主持的课题“社区情绪困扰人群统合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模型的构建”获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课题立项,多位老师晋升助理研究员职称。学生处及德育研究中心人员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2012年全国和谐德育年会暨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中,为学院获得全国和谐德育“先进实验学校”荣誉,二人获得“先进实验教师”荣誉。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三人次获奖,钟伟强书记参会并作主题交流,有三人论文均获全国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处项目《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之老人身心健康状况调研》获得省教育厅“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活动征文大赛二等奖。工商管理系洪卫烈和财金信息管理系毛拓艺获得2012年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
全力做好上级要求的征兵工作。在学院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生处和保卫处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精心组织“入伍预征工作月”和系列宣传活动,从新生入学教育就开始进行有关政策解读;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和主题党团日活动,把各种宣传材料上校园网、各系网站和校园广播。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专设预征兵工作咨询、答疑窗口,开放预征兵网上报名功能室,提供答疑咨询、网上报名、资料提交一条龙服务。2012年预征工作成绩突出,共报名人数达269名,超额51名完成今年的预征任务。2012年冬季征兵,我院共有46名学生光荣入伍, 我院连续第三年被评为“花都区冬季征兵工作全优单位”,2012年被省政府征兵办公室、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2012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单位”。
打造服务型学工团队,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加强综治维稳工作。组织学习学生手册,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树立优秀典型、及时处理违纪行为;邀请了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邵允振博士作客我院开展普法讲座,组织消防应急演练、消防安全教育,通过情况通报、告知书、温馨提示、群发短信等各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引导。正式建立了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两校区构建楼长、层长、舍长三级管理机制,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参与公寓管理工作的热情。一年里策划开展了寝室设计大赛、公寓消防知识培训、消防疏散演练、公寓五星级寝室评比、流行病预防及常识宣传、节水节电反对浪费等活动。本年度未发生责任安全事故,学生处也被学院评为2011—2012学年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充分发挥“三中心”的职能,“以人为本、服务师生”。一站式中心配合学院党委被省委教育工委立项为全省高校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被省民办高校党建考核组肯定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拓展和创新”。启用三水校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完善了制度流程,主动跟踪处理问题,探索了党建接待、校区快递、失物招领、社区服务等新功能,得到省委教育工委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有关领导的勉励指导,得到兄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心理咨询中心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与咨询、学生干部培养、社区服务、完善中心设施等方面继续努力探索,在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社区服务,发挥学院服务社区职能等方面贡献着重要力量。相继完成新生心理适应教育讲座、心理普查建档,举办第六届心理咨询中心对外开放日,召开系级心理辅导站专题会议,在继续教育和创业培训学院开始试点二级辅导站;开展三期心协干事专题培训,开展四期班级心理委员业务培训;建立南区北区两朋辈辅导站,并深入社区开展居民心理健康调研,针对情绪不良群体举办三期情绪调控团体心理训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学生资助工作规范体系,联手各系开展诚信感恩、励志成才教育,举办受奖助学生座谈、贷款知识学习、金融知识教育、信用档案建设等活动,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我院获得国家奖助学金总金额386.3万元,惠及学生1121人;2012年我院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全部获得审批,实现了“应贷尽贷”,贷款金额123.6万元,惠及学生206人。资助中心还与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勤工助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动态节省开支,2900多人次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发放金额37.7万元,通过资助中心参加校外兼职的学生达800多人次,发放金额45万元。经过与各系的通力合作,我院取得了利息违约率和到期合同率均为零的优秀成绩,助学贷款工作被省教育厅考核评定为优秀等级和先进单位,排序在同类院校名列第一。
增强对外联系交流,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在省教育厅思政处、资助中心以及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辅导员研究会的指导下,加强了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与兄弟院校和学院系部深化了交流。已编印十期图文并茂的工作简报,送省教育厅和省学生工作专委会。学生工作注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提供第11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志愿者服务,在全省民办教师颁奖典礼压轴表演,联手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狮岭盘古王祈福活动、花都区“社区党建创新?献礼十八大”演出、“向日葵”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等等,得到社会各界好评。重要学生工作和特色活动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网、省教育厅网、团省委网、中国高校之窗等媒体等宣传展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总的来说,本学年学生工作系统在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还要深入研究申本形势下学生工作的内涵建设,提升学生德学修养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与系部的沟通交流,更好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争取高级别课题的突破。我们将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再接再厉,努力在2013年取得新的进步,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