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德学教育 > 工作要闻 > 正文

院长邝邦洪在2013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举行专题讲座

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谈谈教师的德学修养

发布日期:【2013-10-21】

为积极开展2013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师“立德树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10月17日下午,院长邝邦洪教授对学院中青年教师作了《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谈谈教师的德学修养》的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各系的280名中青年教师和部分中层干部聆听了讲座。

院长邝邦洪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是关于师德修养的思考;二是关于以学为上的思考。

他认为,师德,即教师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段对教师的活动的基本要求。他要求,教师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从事教育劳动,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做到:顶住生活、工作压力,干好本职工作;守住利益诱惑把握做人的底线;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清苦,要乐于奉献。他强调,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教师还要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对于面临的升本任务、对于正在开展的“五进”活动,积极的投入。

邝院长认为,以学为上,就是要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强竞争的实力。在当今学习型社会,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他列举院士、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成长历程,强调注重学习是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强调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现实意义;指出年青教师要在注重教学方法、注重学术大师严谨治学精神、注重本专业本课程的实训技能的学习方面下工夫。

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邝院长以鲁迅、蔡元培、叶圣陶等人的案例说明了师德的现实意义,并以我院在“最喜爱的老师”评选及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的优秀老师为例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德学修养对一个教师乃至一个人的重要性。

邝院长殷切希望,年青教师要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要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教师,成为学生爱戴和敬佩的教师,他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教师。(宣文)

上一条:三水校区为全体新生举办“遵纪守法 ,成就梦想”法制讲座


下一条:广东白云学院副校长侯立兵一行来我院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