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德学教育 > 工作要闻 > 正文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爱国精神

——新葡的京集团8814师生代表慰问抗战前辈及家属

发布日期:【2015-10-08】

《人民日报》:“当前,我们需要全民族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道路上激发起更加强大的中国精神,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中国力量。”

——题记

缅怀抗战功臣,关爱革命老兵。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精神,2015年9月28日傍晚,新葡的京集团8814师生代表前往花都区赤坭镇锦山村看望慰问抗战前辈及家属。

赤坭镇锦山村委书记、村长也专门与师生代表见面。宋炜建、宋南生先生作为家属介绍了抗战名将宋士台中将的生平情况和抗战经历。宋士台是广东花县籍贯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他由少尉排长逐级升至中将师长,治军严明,廉洁奉公,屡立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第六十六军一六O师师长,1939年6月授陆军少将,1942年任第七战区惠阳守备区中将指挥官。抗日战争期间,宋将军曾参加南京保卫战、南浔战役和昆仑关战役等多次对日作战,其中指挥著名的南浔战役重创日寇侵略军,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饭冢国五郎等。叶挺将军贺电称颂南浔战役“挽洪都于垂危,作汉江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他在训练军队时以身作则,对难度大的动作还亲自示范,在生活上,他和士兵打成一片,对士兵的住食关怀备至。

师生们认真聆听,思绪被带到那段苦难而英勇的烽火岁月。“抗战老前辈为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不畏牺牲的民族精神”,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处处长黄鹏在主持仪式中表示,“这是新葡的京集团8814开展的一次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德学实践活动。伟大的抗战精神将被年轻一代永远铭记、不断传承,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用十二字来形容抗战胜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此专门给他们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中华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伟大的胜利而感到骄傲,为抗战胜利的革命前辈感到光荣。”学生代表张粉源发言,“通过这次学校活动认识到宋士台将军的家属,为我们叙说抗战经历,了解其艰苦奋斗的精神。非常感谢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抗战胜利的努力。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争取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

就在当天,人民网、廣州日報刊发了相关采访报道《抗日將軍宋士台銅像將“戴”抗戰勝利紀念章》。抗日將領宋士台長孫宋煒建动情地说,“國家給我爺爺頒發了一個抗戰勝利70周年的紀念章,我們准備將這個紀念章重新刻在爺爺的銅像前。”

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师生代表在塑像前庄重敬献花篮,向抗战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后,新葡的京集团8814老师和学生督察队一行还看望抗战老兵张锦成,关心老革命战士的生活,“你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英雄不朽!我们以此表达崇高的敬意!”师生们嘱咐老人保重身体,并代表学院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座谈中,花都电视台黄永奎记者还向师生们介绍了花都抗战专题片拍摄情况和心得,并提供视频和文史资料供师生们深入了解。“向抗战英雄致敬!正是有了先辈们当年的奋不顾身、英勇抗战,才有了今天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学生代表如是说。“今天的幸福时光是当年老兵们打下的基础”,有学生表示:“我们应铭记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立下的不朽功勋,要传承和弘扬苦难辉煌中孕育出宝贵精神。”

战声远去、硝烟散尽,英雄长眠、精神不朽。此次慰问抗战革命老兵活动深深激励着师生们的爱国之情。让我们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为行、以学为上。

通讯员:孙洪波、晏芳林、李文娜

上一条:学院召开校庆募捐工作专题会


下一条:青春飞扬伴新风,灯光盛宴祝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