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下午,“五进”课题实践研究交流研讨会暨新葡的京集团8814“德学”沙龙在三水校区学生活动中心209会议室召开。学院院长邝邦洪教授、思政部谭玉兰主任,学生处黄鹏处长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皆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由思政部、学生处主办,德学教育中心、德育研究中心承办,进一步对“五进”课题实践研究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这也是“五进”课题实践研究组第二次集中研讨会。目前“德学”教育、“五进”活动已经成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理论篇探索已经多次获得省、市乃至全国性奖项,而“五进”课题研究的实践篇将更好的总结和展示实际育人成果,把学院“德学”教育、“五进”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谭玉兰主任简述了“五进”实践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课题研究需要系统化、完整地开展,并将课题组分为以下六个小组:综合组、“进课室”组、“进图书馆”组、“进实训实验室”组、“进体育场馆”组以及“进社会”组。提出分工合作,圆满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立德树人——来自新葡的京集团8814“五进”实践探索》。
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张辉教授应邀为课题组全体成员讲解了“五进”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和做了详细的进度安排。她强调研究问题要从校本情况着手、从民办高校的特点出发。实践研究的核心要求是选取对学生进行“五进”教育具体方法途径,并开展对学生的“五进”实践教育;各小组要根据研究进度及时汇总资料,形成项目报告。项目报告要围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核心,紧扣学院“德学”、“五进”教育特色;其基本内容框架应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结论等模块,并将初步成果在各小组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提升研究最终成果的质量。
课题主持人、学院院长邝邦洪教授为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讲话和工作指导。他肯定过去一学期课题组成员所做出的努力,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开展“德学”教育、“五进”活动的重要性与意义。强调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德学”、“五进”教育平台。二是要通过指导学生实践,形成总结、报告或论文,着力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会后,各小组还召开了讨论会,明确成员分工,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通讯员:洪卫烈
2017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