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学院“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五进”教育实践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7年7月6日至7月8日,我院在三水校区行政办公楼322学术报告厅,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一、序幕篇:领导寄语

学院院长邝邦洪教授
7月6日上午开班仪式,学院院长邝邦洪,副院长朱特威、副院长易露霞以及学生处、系部负责人,全体辅导员以及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参加开班仪式。工商管理系辅导员吴晨阳担任此次专题培训班的主持人。朱特威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来宾表达诚挚感谢,向接受本次培训的全体辅导员表示亲切的问候。他指出此次专题培训班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殷切期望接受培训的全体辅导员戒骄戒躁、刻苦学习,并预祝专题培训班圆满成功。
院长邝邦洪教授掀开第一讲,《明确角色定位加强素养提升——关于做一名优秀辅导员的思考》。“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邝邦洪院长从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人员的双重身份展开,详细分析了其角色身份、岗位职责、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素养的构成,勉励辅导员明确自己立德树人的角色定位,并从路径上指引如何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在“德学”教育、“五进”活动中见成效。“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他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四有教师”的标准激励全体辅导员,即“我衷心希望所有辅导员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立足岗位、加强自身素养修炼,力争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钟伟强
学院党委书记钟伟强以《当好排头兵、先锋队和先行者——谈谈辅导员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为主题与辅导员亲切交流。“辅导员应该成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排头兵,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先锋队,学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先行者。这是辅导员职责所在、使命担当。”钟书记叮嘱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和切实践行《高校辅导员誓词》所蕴含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应努力做到“走心、走情、走道、走新”,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信念坚定,敬业爱生,坚守责任,敢于担当。”钟书记的谆谆教导,让辅导员们铭记“责任”、“担当”。

学院副院长朱特威
二、综合篇:精彩纷呈
三天的实训,有系统、理论的专题报告,有激烈、思辨的座谈研讨,有轻松、欢快的素质拓展。这三种形式的“实战演练”,让辅导员们享受到如沐春风的精神“饕餮盛宴”,体验到思想与智慧“火花”的碰撞之美,亲历到团队管理与合作的可贵。
(一)专题报告 道术合一
1. 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联席会理事长张振笋:高校转型之回归学生与重构学习

张振笋理事长讲话幽默、风趣,报告中“金句”频出,堪称“段子手”。他对教学本质的看法是,“教育的本质是人际交往,教学应回归学生,对学生有敬畏感,应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享课程改革。”;“教育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引领一群人,共同走向完善的过程”。他认为高校转型是,“转型不是定型,更不是自我设限,应是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推动高校转型。关注岗位,关注生涯发展,才能在变化中以不变的教育本义立场,来思考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性与可能性”。对培养学生世界观方面,他提到,“学习即远行”;“若不出去走走,便觉得这就是世界”;“世界观是在观世界过程中形成”等。这说明“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也不容忽视。现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秘书长的他,还谈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问题,“高校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如统计毕业生的回头率”,当一个学生毕业后,是否对母校心存感恩与眷恋,这才是衡量一所高校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2.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曲建武:架起心灵的桥梁

曲教授首先讲述他“弃官从教”的缘由,即放弃担任“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级巡视员”,转为从事普普通通的一线辅导员。他之所以从这么“重量级”、许多人“虎视眈眈”的职务“跳槽”到不少人“嗤之以鼻”的辅导员职务,用他的话回答是,“我对学生的爱”。在场的辅导员们为之感到惊讶、赞叹与钦佩。接着,他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与学生相处的各种苦与乐、悲与欢。从他朴实的话语中透漏出,一个老辅导员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炽爱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他总结到,“工作要做得细致一点,再细致一点,要保持简单的心态,学会付出,辅导员也可以不平凡,做辅导员也能做出了不起的成就。”
3.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张燕霞:工匠精神 爱岗敬业

张燕霞老师虽然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但她荣获“巾帼标兵”、“广东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足以可见她身上的“闪光点”。她跟我们分享自己当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20多年的点点滴滴,让在场的每一位聆听者都为之动容。尽管小学与大学在教学活动方面的要求、培养人模式方面有差异,但都存在共性,都是“培养人的活动”。这进一步引发辅导员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深入思索与探究。
4.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辅导员2016年度人物陈小花: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解读及实践心得

陈小花老师巧妙地以她名字中的“小”、“华”展开,即围绕“小事皆育人,花开会有时”为主题讲述她的经历。她将自己当14年辅导员的“酸甜苦辣咸”跟在场的辅导员分享,教导辅导员如何面对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但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的90后大学生,力争当一名让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高校辅导员。她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精炼为“一心、二力、三想、四度”。“一心”就是专心、专注,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二力”即意志力与毅力;“三想”即梦想、理想、思想;“四度”即温度、深度、宽度与厚度。
5.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办主任赵复查:以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引领优化学生工作

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教育教学督导办主任、高教研究所赵复查研究员从“学生工作的复杂性,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别从“什么是教育科研”、“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经典案例”、“如何申报科研课题”、“怎样撰写科研论文”、“学生工作研究的若干问题”,这六个方面为辅导员们一一阐述,旨在引导全体辅导员树立科研意识:爱科研、搞科研。对辅导员而言,做好学生工作固然重要,提升科研水平也不能忽视,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让学生工作成为科研的“源头活水”,让科研成为学生工作的“助燃料”,两者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担当辅导员的工作。
6.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刘三华:解读辅导员管理办法

“《孟子·离娄上》中有云,‘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人事处刘三华副处长从孟子这句话引出“规矩”的重要性,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职业、任何行业,都需要“规矩”去约束、规范,其工作才能有序、有效开展,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不例外。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人事处、学生处的共同努力下,新的辅导员管理办法出台。他从辅导员的行为规范、奖罚制度、转岗晋升等方面详细分析,希望全体辅导员都能以身作则,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共同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具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特色的辅导员队伍。
7.学院财务处黄秀兰:学生缴费退费解读

“资金是一切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资金、资金短缺、资金周转不灵,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工作的进度。对民办高校而言,90%以上的资金依靠自身,‘自力更生’是其‘生存’之道。”财务处黄秀兰老师提到,“学生的学费成为民办高校财务的主要来源,所以关注学生缴费、退费相关问题,自然而然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她结合自己在财务工作中多年的经验,对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学生缴费、退费”的相关问题,作详细的案例分析。与此同时,她现场回答辅导员们的提问,为辅导员们答疑解惑。
(二)座谈研讨 思想碰撞
会务组将所有参加培训的辅导员分成五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组长与记录员。组长负责管理好、组织好各小组座谈研讨工作的开展,记录员则要如实、详细地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内容。座谈研讨安排在每天的最后环节,目的就是让所有接受培训的辅导员,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总结一天的培训心得体会。经过一天的培训,大家都取得“大丰收”,在研讨会上,纷纷畅所欲言。有的就以报告老师的一句话展开论述,有的对报告老师的原话进行补充,还有的把报告老师讲的内容跟实际工作作对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组研讨让各成员意见得到深刻交换,思想得到高度碰撞。
(三)素质拓展 凝心聚力


除了室内的专题报告与座谈研讨,会务组还特别安排在室外、富有趣味性的素质拓展活动。教练率领全体辅导员到宽阔的田径场,进行“团队素质拓展”活动。教练把所有辅导员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活动。他分别安排了“用脖子传网球”、“口含水杯传水”、“猜密码牌”等充满挑战性、智力性、协作性的活动,让全体辅导员哭笑不得。不过,当活动结束后,所有辅导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累,但乐着!“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辅导员方韵诗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后的感慨。
三、尾声篇:交流展望
培训班接近尾声阶段,会务组安排简短的总结交流环节。物流系辅导员张燕妮跟大家分享自己经历三天的专题培训后的心得体会,她渴望学院再次举办相关的专题培训班。经济贸易系辅导员谢和成老师,在提炼三天学习所得的基础上,结合他工作的事例,作题为《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学会当好“四钟人”》的十分钟演讲。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引起在场全体辅导员的共鸣。
最后,学院副院长朱特威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此次专题培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作出承诺:“学院将定期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岁月静好,只因为别人为你负重而行”,他以一句富有诗意,让人回味无穷的话作为结语。
经过为期三天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熏陶,我院全体辅导员思想得到高度统一、信念更加坚定、能力大幅度提升,为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精、素质硬、作风正、稳定性强的辅导员队伍迈出坚定的一步。同时,这也是学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工团队,扎实、深入开展“德学”教育和“五进”活动的迫切需要,将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稳步前进。(通讯员:谢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