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1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扬州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人,江苏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春海,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高晓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柏森等出席会议。
11日上午,开幕式在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三楼小剧场举行。李忠人代表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作全面总结,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五点展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领导;二是找准特色定位,打造品牌活动;三是发挥智库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四是依托网络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五是严格依法依章,规范分会管理。
苏春海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从坚持将立德树人摆放首位,注重理念引领、典型引路和创新驱动,提升学工队伍质态等三个方面总结了江苏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经验,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加强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与研究,加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关心与关注,加强对学生工作信息化、智慧化的探索与建设。
姚冠新在致辞中代表扬州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扬州大学学生工作的基本情况。姚冠新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推动各高校合力写好学生工作的“奋进之笔”,成为各大高校凝聚共识、共享发展的重要推力,成为全体学工人激荡思维、交流新见的重要平台,成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采众家之长、汇众人之智,全面推动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
高晓杰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表了讲话。她表示,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内涵,开创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寻高校学生工作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学生工作研究能力,写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奋进之笔”。
在11日下午举行的学术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精准育人体系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新时代辅导员工作机制新探索”“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等四个主题,分享了各自的成果经验,并就新时代的学生工作基本特点、内在规律、发展目标等开展热烈的交流探讨。
本次会议还专门设立了书记校长论坛,来自江苏大学、中北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扬州大学等高校领导围绕当下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发表了主题报告。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党委副书记叶柏森所作的报告《聚焦立德树人 构建“蜂巢模型” 扬州大学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模式》,以统揽全局的视野、新颖独特的视角、科学合理的阐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
会议期间,时代楷模、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常务副主任曲建武教授,原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分别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学习贯彻十九大和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学术报告。
在闭幕式上,扬州大学叶柏森受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委托,发布了由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具体起草,经广泛征求意见和与会嘉宾深入讨论而达成一致的、面向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扬州宣言》。《宣言》指出,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要充分发挥凝聚引领作用;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要始终服务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布局;新时代的高校学工人要勇担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宣言》号召,全体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新作为写好高校学生工作“奋进之笔”,共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悉,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探索新实践”,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创新性发展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由扬州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36所高校,近400名领导、专家、学者和一线学生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晏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