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新文科建设的改革趋势,响应学校对产出导向型教学的课程建设指示,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于2023年11月23日在外语楼201教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课程沙龙。本次课程沙龙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组举办,历时约两小时。课程沙龙由曾永健老师主持,课程组王涛副教授、万绍华老师、卢颖仪老师、张茜茜老师、王琳老师、李慧心老师在沙龙中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和分享。教研室共有35名教师出席了此次课程沙龙。

主持人曾永健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此次课程沙龙的主题以及课程组发言老师。随后曾老师从新文科背景入手谈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介绍OBE理念的核心,分享商务英语专业践行OBE人才培养的路径。以面向行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曾老师介绍了学校所在地狮岭镇的箱包皮具产业以及其配套服务商的发展状况,分享狮岭镇皮具企业在广交会的参会和后续交易情况,提出当地经济对外贸人才的需求。OBE课程改革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关键环节是确定学习成果和重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难题,需要从课程与教材的引领作用进行创新改革,从实战型教学中找到突破点,以需求决定产出,以需求决定内容进行成果评价。

随后,王涛副教授分享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情分析,通过收集的77份问卷总结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第一、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逐渐适应大学学习,意识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第二、实践能力较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地考察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第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分析、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还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商务环境。
作为国贸教师,王涛副教授认为大三学生在以上方面表现出色,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卢颖仪老师使用直观的图表从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四个方面介绍了OBE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卢老师以国际贸易实务的贸易术语作为教学演示,介绍了通过案例导入引出贸易术语的概念,并设置相关的任务,指引学生完成任务,从中理解理论的知识。通过学习通的分组任务设置实训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完成实训任务,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卢老师指出,教师需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能力,使他们能够达成预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实施原则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则。在OBE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

万绍华老师分析了自己教学中感受到的主要问题,例如,学生专业认同模糊,兴趣与专业不匹配,枯燥理论与趣味课堂以及英语语言能力与英语课堂之间的冲突,教师本身商务知识相对薄弱,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缺乏等等。万老师分析了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例如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方式对每个章节进行整理,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贸易术语这一章为例,万老师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推理新知识,缩短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张茜茜老师就专升本班级的教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根据张老师对专升本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每个班60%左右的学生都是在大专时已经学过国贸课程,也有过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而剩下的则是转专业来读商务英语专业的,国贸知识是零基础。对于这样两极分化的情况,张老师认为授之以“鱼”的同时要授之以“渔”:“鱼”是指把国贸课程的基础知识讲得更深更透;“渔”则是指教学生遇到业务问题要会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同时,张老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分享他们工作中踩过的坑、遇到的难题,播报新闻大事件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学生们通过活动提前了解外贸行业真实情况,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关注外贸行业相关新闻,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王琳老师主要以“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教师的“教”为主线展开分享。站在学生的“学”角度,王老师概括了专升本和本科学生的学情,并说明了不同学情的班级采取了不同的课堂设计,如为了让学生多参与、多表达,在课堂上常用学习通进行随机点名、随堂练习等活动,随时了解学生反馈。从想学生所“想”角度,王老师介绍了如何用中性包装来引入课程思政内容,提高学生爱国意识。在教学过程给学生强调重难点、关注章节之间的联系、使用成语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王老师提出在教学中,除了在学习上解答疑难,还给学生提供情绪价值、向学生传递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其乐观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从而提高自信和竞争优势,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基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有较强的理论性,李慧心老师抓住学生听不懂这一特征,分享了老师作为难以理解的知识和不理解的学生之间的调节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李老师分析了学生表面的听不懂大多来源于内心的抗拒或者不自信,她在定义学生眼中的“难”之前,定义了学生眼中的“简单”。在这个认知下,李慧心老师提出了改善这一想法的解决方式。第一、不营造难的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经历了重难点的学习;第二,授课方式简单化。在学生不情愿走出舒适区时,老师主动走入到学生的舒适区,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接受。通过培养学生简单化的想法,让学生具备把事物简单化的思维,从而达到他可触及的高度。知识随着时间是可淘汰的,但是这种思想却能伴随着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以后的人生。

在整个课程沙龙期间,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的老师们积极投入。在讨论环节,李东林老师就AI辅助教学进行了交流,期待人工智能对教学的有效融入。通过交流分享,老师们的收获收获呈倍数增长。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在继续发扬传统的文科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未来课程组老师们将继续落实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继续努力,探索不停息,进步不停止。
图文供稿:曾永健、王涛、卢颖仪、万绍华、张茜茜、王琳、李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