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一百年,百年的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党的建设史,以及百年历程中党所锻造出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都是讲好思政课最生动、最丰富的资源。为了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深悟透百年党史,重温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动力,10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在图书馆六楼党员讲习所进行了以研读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分享会。分享会由党支部王月书记领学,全体支部成员参加。

党史学习教育分享会现场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王月书记以《党的理论探索史——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为题,谈到了党在百年理论探索史中的三次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高度评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针对新时代怎样进行理论创新的问题,王月书记提出了“坚守、继承、实践、开放”八字原则,即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不偏离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但同时也要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博采众长;二是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注重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三是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沃土,只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四是开放是自信的表现,坚持兼收并蓄、以变制变的传统才能从多元文明间的对话、思想的撞击中汲取养分。此外,他还强调,在理论创新中,要兼顾开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继续面向世界,充分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在发展中形成的做法、经验、理论等,取诸家之长;另一方面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系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总方案。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教师分享环节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共话百年党史,一同展望未来。江振刚老师围绕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到新时代坚持理想信念的具体做法和重要意义。雷源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讲好党史故事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他建议要处理好讲道理与讲故事的关系,处理好伟大与平凡的关系,只有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故事和深入浅出的哲理,才能发挥党史故事的育人效果。李叶子老师谈到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经受考验,走向强大、走向辉煌,这段历程给人以深刻启迪,阐释了温故党史的重大意义,希望能将从党史中汲取的养分融入思政教学。孟蕴老师提到只有将党史学懂悟透,才能不忘来时路,更好地启航新征程。尤其要学习领会党史中熔铸的伟大建党精神,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讲好思政课最好的教学素材。
百年峥嵘恰是风华正茂,不忘初心更能行稳致远。学习党史是为了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带领学生把党史这门必修课修好,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经典论述和讲话精神,积极践行“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不断锤炼自身素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刘羽 谭丽婷 摄影:刘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