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是高校思政课的最主要内容。下面谈几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
(一)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1.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二是新变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面临大变局,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新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后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四是新目标。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系统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2.理论渊源。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把握它的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实践要求,也要把握它的思想渊源和发展脉络,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外发展经验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极大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比如,从哲学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吮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开辟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个开放兼容的国家才能走向繁荣昌盛,一个兼收并蓄的政党才能永葆旺盛活力。世界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理论成果,同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密不可分,表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造福世界的实践力量。
3.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有长达七年的知青岁月,经受了艰苦环境的考验,通过苦干得到了群众信任,通过苦熬磨练了意志,通过苦读丰富了精神世界和知识底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他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任职从政,从县委书记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长期历练,施展才华,自成一格,造福一方,其成长之路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生、孕育和积累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全新视野作出战略抉择,以顶层设计谋划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严密,贯穿着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些无疑都源于习近平的长期磨砺和从政实践。
(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主要由核心要义、主要内涵、基本方略组成。
1.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核心要义。把握住了这个核心要义,就把握住了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住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联系。
2.主要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通过学习,我认为“八个明确”分别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任务论、人民主体论、发展布局论、发展动力论、法治保障论、特色强军论、国际战略论、领导核心论,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3.基本方略。在“八个明确”之后,十九大报告又详尽论述了“十四个坚持”,并指出这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收尾,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主体、动力、理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统一、外交、党建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可从理论特色、历史贡献、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理解。
1.理论特色。一是继承性——坚守真理、传承文明;二是创新性——与时俱进、引领未来;三是人民性——不忘初心、践行宗旨;四是科学性——实事求是、把握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体现了领袖思想与群众智慧的有机统一。
2.历史贡献。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3.历史地位。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就明确无误地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系列中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