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成果 > 正文

科学振兴美丽乡村 学史凝聚信仰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花都校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日期:2021-05-26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转发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学组办通[2021]14)号)、《关于转发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学组办通[2021]17号)等文件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积极践行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邝邦洪校长所提倡的“五进”之“进社会”,5月22日,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花都校区100余名学生代表赴增城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卢剑锋老师带队,孟琳老师、郝建丽老师、彭艺格老师协调配合。

IMG_8916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第一站是增城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增城大埔围村。大埔围村从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起步,牢牢把握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机遇,坚持因地制宜、实施科学规划,逐渐探索出一条现代文明与乡村文化相融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曾在大埔围村设立指挥部,为传承红色基因,大埔围村深入挖掘红色历史,编印相关图册、读本,围绕抗日英雄纪念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马院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参观了大浦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体观看相关影视历史资料,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了集体悼念活动,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学生代表们亲身实践后,纷纷表示对广东本地特色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今后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辈遗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心中深深扎根。这种参观与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融合了历史理论与鲜活实践,让师生重温革命历史、砥砺理想信念,使革命精神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IMG_8922

第二站师生代表们来到了增城城巿馆。位于荔城街府佑路138号的增城城市馆,集档案馆、博物馆、规划馆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岭南人文内涵,是增城一座新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整个场馆格局开阔,内容丰富,包括增城文明史展、增城民俗风情展、专题艺术陈列展等多个主题展览。本次马院组织师生参观的主要是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广州市增城区区委宣传部、广州市增城区档案局(馆)共同举办的“信仰的力量”主题展。本次展览包括近240件档案文献和影像资料,通过“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严守党纪”、“勤政为民”、“修身齐家”五个部分,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为主线,集中展示革命先辈,尤其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舍家为国的高尚品格与情怀。师生代表们跟随着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解说,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鞠躬尽瘁,前仆后继的坚定信仰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表示要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政治意识,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IMG_9014

IMG_9080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党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与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理想信念,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希望学生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探访红色教育基地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下一条:铭记光辉历程 传承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