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正文

焕新活力,诠“心”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召开第二次新学期集体备课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日期:2022-09-04 】

为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创新教学思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研室于9月2日上午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邓翠芸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老师参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

首先,邓老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大心》课”)的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上一阶段全体教师在课程建设上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她指出目前《大心》课已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但教学设计和课件的质量还有较大进步空间,还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努力,根据新教材更新教案和课件,并强调优质PPT的重要性。

随后,荣获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的骆思贤老师简要分享了课件制作的经验。骆老师强调了课件的制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需不断精益求精,注重标准化、专业化。并针对目前教研室的课件制作情况,给老师们提出了专业、细致、实用的建议,对提升大家的课件制作质量具有很好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最后,邓老师提出了《大心》课下一阶段的改革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大家重点围绕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老师们普遍认为应相应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修改期中考核的材料模板以及采用(线上)客观题题库+(线下)主观题的形式取代原有的传统考核方式。

此次备课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正德厚生,励志修能”校训的引领下,找对方向,把握教学重点,探索教学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与育人工作做好做扎实,为学生们奋斗的青春保驾护航。(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张缙韬,谭丽婷 摄影:张缙韬)

上一条:走进时代云端,共筑一流金课

下一条:永葆斗志,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