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营造良好教学研究氛围,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于3月9日晚上在腾讯会议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方圆妹副教授主持,担任本门课程的全体教师参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本次会议主要由王云丽副教授、朱青山副教授和陈晓晨博士分别对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进行备课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王云丽副教授就第三章定位及与其他章节的关系、结构安排和内容逻辑、教学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向与会教师做了细致的分享,王云丽副教授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及其最高原则”“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三个教学内容进行逻辑梳理、理论分析,对于把握第三章丰富的教学内容、讲清重难点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王云丽副教授进行第三章教学分享
课程首席教师朱青山副教授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反思五个维度对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享。朱教授首先从第四章在教材中的定位及与其他章节的关系入手,强调第四章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全书的基本立场,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次,朱教授深刻分析了第四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安排,提出我们教学过程中所要把握好的三大教学重点和五大教学难点内容。最后,朱教授对本章教学提出了三大建议,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通过讲解典型案例来阐释重点问题,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新论述准确地融入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学理性、创新性和高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朱教授指出思政课最重要的是坚持“内容为王”,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入脑、入心、入行,最终真正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

朱青山副教授进行第四章教学分享
青年教师陈晓晨博士就第五章在教材中的定位,结构安排,内容逻辑,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分享,主要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如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等问题展开分析,梳理了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陈博士还分享了第六章的教学内容、逻辑结构、教学重难点、个人教学建议等内容,主要对“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内容进行逻辑梳理和理论分析,对丰富教学内容,理顺知识点,讲清重难点有指导意义。

陈晓晨博士进行第五章、第六章教学分享
此次集体备课会对于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进一步发挥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实效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实质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高晓菲、方圆妹、张晓,摄影:高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