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交流教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树立新文科的教学改革理念,锤炼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根据学校教发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观摩中心观摩课活动方案的具体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10日上午在三水校区二教C301教室开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现场教学观摩活动。观摩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江振刚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参加。

江振刚主任进行现场教学展示
江振刚主任以“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为主题,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思政课。整堂课以回顾衔接、总体概述、理论阐述、重难点剖析、总结升华的脉络开展教学,层层推进,逐步深入。首先,江振刚主任在导入环节设置了一个问题——面对中国近代国家蒙难,人民蒙辱,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探索,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由此引入了无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并提纲挈领地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力量为什么能带领中国走向胜利?促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第五专题的学习。其次,江主任深入阐释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等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经过。最后,江主任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浪潮,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迷茫彷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民族解放新希望;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与干部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江主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灵活运用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重现历史情境,史论结合,以论带史,展现了一堂有历史厚度、有理论高度的精彩思政课。

学生进行小组汇报
江主任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OBE教学理念。注重师生互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增强思辨能力;在讲述五四运动意义时,采用学生演讲方式进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宣讲能力。

教学观摩活动合影
江主任课堂内容丰富,生动阐释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必然性,可以看出江主任真正做到了信仰坚定、学识丰富、理论扎实。在场教师纷纷表示要通过观摩课借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水平,今后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助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周小红、江振刚 摄影:江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