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教学交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锤炼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观摩课活动的通知》(广工商院教发中心发〔2023〕2号)文件要求,2023年3月27日星期一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三水校区一教D205教室组织开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观摩课活动。观摩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范国增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观摩课现场
范国增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为题做了一堂生动的“诗教”思政观摩课。课程分为四大环节,第一环节:“兴”:引譬连类,导入新课。他首先展示自己创作的七律诗《理想路》导入新课:“西来马列为支柱,本土文明成玉流。环顾乾坤皆王道,马恩理论创春秋。”告诫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环节:“观”:观照历史,学生团队汇报。通过超星线上预习,小组同学上台介绍本节课的六个基本知识点:1.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类型。2.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特点。3.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4.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6.建党精神;第三环节:“群”:培植合群价值观,深度教学。通过“诗”与“史”的结合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第四环节:“辩”:反驳历史虚无主义。本环节以“担当”为主题,选派学生代表陈述观点,通过丰富的事例,清晰的逻辑,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批判,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范国增副教授讲授观摩课
范国增副教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优秀的专业能力,用别开生面的形式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和多样性。教学语言清晰、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课前组织学生在线预习,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后留有问题探究,整个课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是一堂成功的教学观摩课。

认真聆听观摩课的师生们
乐学善思、教研相长。本次观摩课活动,为马院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了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也激发了教师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听课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自我革新、锐意进取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投入到教研教改工作中去,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张晓、谭丽婷摄影: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