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姓名:时临云
性别: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民盟盟员
学位:双硕士 职称:副教授
办公地址:经管楼5楼办公室 邮箱:M3820610133@163.com
研究方向
经济学、教育学、旅游文化学、消费者行为学
教育背景
1978年3月-1982年1月,山西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1994年9月-1996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专业,经济学硕士
2000年9月-2003年9月 日本国广岛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硕士
1996年12月-1998年8月,日本国广岛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访问学者
1998年9月-2020年8月 日本国广岛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校内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82年1月-1996年12月,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
2003年10月-2018年1月,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2018年2月-至今,新葡的京集团8814商学院 副教授
主讲课程
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服务营销
综合介绍
时临云女1957.12月生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77年恢复高考考入山西师大地理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做过广岛大学访问学者和校内研究员。2003年回国任职于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日本国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特聘教师。入职新葡的京集团8814以来被评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优秀督导员”、“优秀班主任”。学生的认同和喜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我做教师的毕生追求。
代表性学术成果
【学位論文】
1.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
2.初等社会科における地域学習カリキュラム構成と学習展開に関する研究――日中の比較を通して(日本广岛大学学位论文)
【著書】
1.《世界旅游经济地理》主编,華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土地评价》 合编,中国大地出版社;
3.《中国におけるエネルギー産業の地域的展開―山西省の石炭産業を中心に》合著,渓水社(日本);
4.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化研究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译著】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和环境问题——多部门、分地区的经济分析(译著)气象出版社
【学術論文】
1.日本的绿色旅游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日本构建物流体系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日本的环境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日本的产业政策及其借鉴
6.从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看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7.从日本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的变迁看我国的环境政策
8.日本现代商学及其教育体系
9.日本的生态旅游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0.教师上好课、备好课杜绝“水课”
11.Study on Urbanization and CO2 Emissions in China——Take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for
12.Study on Chinese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Evidence from Beijing, Shanghai and Tianjin
13.Regional Differe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CO2 Emission Changes
14.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low carbon pilot provinces CO2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15.Emission Efficiency6.Enlightenment of Japan’s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to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Nation in China
主要科研课题
1.中日环境政策体系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05JA790062)
2.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化研究,天津市教委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06ZH92)
3.中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及低碳经济政策研究:多部门多地区的分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790205
4.我国CO2、NOX减排的区域经济效率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2BJY062
获得荣誉
张宏武、时临云著,《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化研究》,获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TJSKJ13-3-63
1.2019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
2. 2020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优秀督导员”
3. 2021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优秀班主任
4. 2021年新葡的京集团8814“优秀督导员”
5. 2021年7月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挑战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