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
图/文:陈冬明,审核:黄彩微
3月22日下午,商学院学工队伍于学院501会议室举行了一场以“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为主题的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学工办主任黄彩微老师主持,由二级心理辅导站舒晓春老师主讲。黄彩微老师开场强调,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者,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进行危机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辅导员应掌握生命教育和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对的措施。

舒晓春老师主要从危机与心理危机的概念、心理危机的四个阶段、心理危机的自我认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与原则四个方面进行讲述。首先,了解危机与心理危机的概念。清楚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明确心理危机的定义。接着,详细分析了心理危机的四个阶段:应激状态、功能受损、症状加重、危机状态,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对方式。其次,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识别的重要性,讲解了情绪波动、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社交退缩、自我否定、身体不适、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消极行为等八大关键指标。

最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与原则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干预的目的在于防止过激行为、促进交流和提供适当心理援助。在干预过程中应遵循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必须有家人或朋友参与危机干预、不要让当事人产生依赖心理、把危机干预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等原则。

本次讲座成功举行,为辅导员有效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