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专业(本科)

发布时间:2020-05-0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公共艺术专业(本科)

一、专业定位

专业代码:130506

公共艺术专业是国内新兴的艺术类专业方向,培养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与空间设计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以“艺术的公共性”为学术导向;以“构建公共精神空间”为专业目标;以艺术学、城市设计学和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城乡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和实践场所;以新观念、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为艺术创新媒介;以公共雕塑、综合艺术装置、艺术空间营造、艺术策划与传播为艺术手段;以“艺术服务社会”为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艺术与社会相结合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复合型艺术设计类交叉学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公共艺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艺术创作设计能力、跨媒介实践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艺术机构等领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学课程全部及格(合格),毕业生符合毕业学分要求,达到规定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1:[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能够通过公共艺术作品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关注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 2:[专业理论]掌握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理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城市空间美学、当代艺术理论、公共艺术策划等方面的内容,以批判性思维促进公共艺术创新与社会文化价值的提升。

毕业要求 3:[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公共艺术专业技能,包括:艺术创作技能(雕塑、壁饰、综合材料等)、新媒体应用技能(数字雕塑、互动装置等)、项目策划与管理技能、跨学科合作的能力,以有效地实现公共艺术项目,满足社会对美学空间与文化身份的需求。

毕业要求 4:[创新创意]具备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能够展现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创意

表达,能够提出创新的公共艺术创作方案,以服务城乡空间环境的更新。

毕业要求 5:[研究]具备扎实的研究方法和调查分析能力,能够进行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毕业要求 6:[数字技术运用]熟练掌握公共艺术所需的技术工具和软件,包括:AdobePhotoshop、CAD、SketchUp、3ds Max、Zbrsuh 等,能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数字搭建及评估其实施可行性。

毕业要求 7:[学科交叉与合作]了解公共艺术专业与其交叉学科融合的基本知识,包括:公共艺术与数字技术、环境设计、建筑、城乡规划等领域的融合,以满足公共艺术创作设计过程中的综合性需求。此外,该基础知识有助于拓展公共艺术的创作范畴和学术界限。

毕业要求 8:[职业规范]遵守艺术创作的道德原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版权,不抄袭和盗用他人作品,遵循公共艺术项目的创作要求和规范。

毕业要求 9:[团队协作]具备团队合作意识,理解团队目标的重要性,能够与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和专业领域的团队成员进行合作。

毕业要求 10:[沟通]具备高效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表达创意,促进专业交流与理解,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并尊重多样性观点。

毕业要求 11:[项目策划与管理]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组织并管理公共艺术项目,包括方案设计、预算管理、进度控制、团队协作等方面。

毕业要求 12:[终身学习]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包括持续研究行业动态与趋势,积极参与培训与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该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和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

四、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专业建立了围绕六种能力构建而形成的“专业理论教学、造型基础教学、材料与媒介教学、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公共艺术创作教学、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六大课程教学板块,支撑公共艺术专业多维教学体系。公共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有:公共符号与视觉传达设计、室内外陈设艺术品创作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数字雕塑创作、互动装置艺术、公共雕塑创作。

五、师资队伍

公共艺术专业拥有一支“梯度完整、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突出”富于创造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比100%。

六、教学条件

(一)教学设备、实训室

新葡的京集团8814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注重应用型人培养,美术学院现有专业实训室3000 多平方米, 设备总值 900多万元,本专业建有15间实验实训室,建设有雕塑实训陶艺实训三维仿真三个综合性实训教学平台,实训室配置为省内前列并以每年 5% 的比例投入实训室的维护与更新。

(二)校企合作单位

1.广州冠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广州巨灵双威整合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3.广州艺恒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4.广州汉典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广州灰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