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进校园”活动暨广工商“学术视野系列讲座”第118讲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三水校区办公楼322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新葡的京集团8814主办,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花都区作家协会、全国青年文艺高峰论坛广东分论坛协办,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处、共青团新葡的京集团8814委员会、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承办。

省作协资深会员、新葡的京集团8814院长邝邦洪教授热情欢迎作家一行到学校传经送宝,还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作协的老师们共同谈文学、品文学、悟文学。邝院长除了曾任多所大学的书记、校长,还是早年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现兼任广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桃李满天下。交流气氛非常融洽。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广东省作协推荐的钟兴和周朝军老师。新葡的京集团8814党委副书记、学生处处长黄鹏担任主持人,嘉宾及师生代表两百多人到场聆听。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作协创研部主任谢石南,广州市政协常委、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岳朝阳,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常委、致公党花都区总支部主委、广东岭南诗社副秘书长廖日文,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馆长杨怀二,广州市花都区作家协会监事刘武松,秘书长侯丽佳及黄达、张淼源、陈艳老师等。
作家钟兴以他的第三届广东省九江龙散文奖获奖作品《国家记忆》为例,作了题为“从《国家记忆》的创作过程谈散文写作的现场性”的演讲。他指出写好散文的重点是:多写、多看,散文很多都是取景于现实生活,只有现实生活的生动经历,才能融入到文章,让文章添彩。钟兴老师回顾了以前做记者时的感受,从而引出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现场感”这个概念。接下来,他向大家讲述了创作《国家记忆》的经过,呈现了许多当时实地采访时拍下的照片,以及自己的解读和思考。他还引经据典分析巴金、朱自清等散文作品中描写场景的金句,使同学们茅塞顿开。钟兴老师的演讲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整场讲课就像一篇优美的大散文。钟兴老师还特别分享了自己写日记的心得,表示这一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习惯对其散文创作影响至深。

而后,由90后作家周朝军主讲《文学神圣,但文学创作并不神秘》。他拿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故事作为切入点——一名记者曾问:作家成长的条件是什么?海明威回答:一个不幸的童年。由此引出他曾经自卑而且与众不同的的少年时代,虽然有着种种不幸的经历,却幸运地找到了文学这盏明灯,最终照亮了他的整个人生。周朝军分析了他幼年不幸的原因,并将之作为他日后创作的素材,同时,他认为,不同的家庭教育会给人以不同的知识底蕴,这些都能激起一个人的创作激情。周朝军老师通过介绍90后文学现状,让文学真正走进高校,走进师生们的心灵深处。通过分享其个人成长及文学创作经历,引导师生们更加热爱文学、关注文学。

线下讲座现场气氛愉悦、互动热烈,线上朋友圈、微信群也引发强烈共鸣。全国青年文艺高峰论坛组委会李昭双秘书长通过网络发来共勉贺电:“热烈祝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爱国、团结、求真、创新’的发展理念,追求文艺创作的高标准,秉承传统,彰显个性。奋力开创共属于青年文艺的光明前景,不断续写独属于青年文艺人的历史华章!”广州市作协副主席、花都区作协主席黄金来和花都区作协副主席文丽俊等也以不同方式祝贺活动成功举办。

省、市、区作协老师与部分学生代表合影
现场观众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文学大伽送来这么丰盛的精神大餐,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学营养。本场讲座在“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的新葡的京集团8814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一定好好向这些作家老师学习,通过深阅读传递真善美,坚定“学贯中西,德行四海”的理念,拥抱有情怀、有内涵的品质生活。
讲座结束后,嘉宾们还兴致盎然地参观了校园,学生活动中心和鸿苑文学社,对学院“以生为本”的理念印象深刻。(摄影:团委学生媒体中心、鸿苑文学社/通讯员:蔡绮婷、张敏怡)
媒体报道:
全国青年文艺高峰论坛:http://www.qnwy.org.cn/news/132_1313.html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http://www.gdhed.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gdjy/201704/505735.html
广东作家网:http://www.gdzuoxie.com/v/201704/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