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3714 招生咨询热线:020-86929603 86914402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两校区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量: 字号:[ ]

【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5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本学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代表约170人赴肇庆市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和肇庆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师生在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上午,实践团到达第一站: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1926年初,中共党员周其鉴、韦启瑞等到沙浦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会,与地主阶级、土豪劣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年3月9日,沙浦农民协会和沙浦农民自卫军成立。随后,各乡村分别成立农会,以沙浦农会为核心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大革命时期的沙浦农民运动,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高要县第六区的政治根基,推动了革命政府保护农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高要革命作出了较大的历史贡献。据悉,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高要县人民政府于1959年为纪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建立,昭示着英雄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下午,实践团到达第二站:肇庆市博物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一下车,阅江楼重檐翘脚楼高三层之势映入眼帘。随后,同学们走进馆内,认真学习并记录里面陈列的文物、历史照片、雕塑、绘画、模型、电视专题片等,了解了铁军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接受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阅江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最初名为崧台书院,继称东隅社学,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始命名阅江楼。1925年,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正式成立,叶挺担任该团团长。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正规武装军,更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抗日时期,他全身心投入新四军工作,这支曾被誉为“铁军”的部队成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抗日力量。


师生在肇庆市博物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合影

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广东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让红色旧址遗存变成“课堂”,让革命文物资料变成“课本”,师生共同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通过实践的过程使思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真切感悟中体会理论和真理,引导大学生在生动的真实场景中深刻领会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增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共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马小淑、张晓

图片:彭艺格

终审:周静

上一篇:工学院召开小米人工智能实验班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学校工会教职工羽毛球队在2024白坭镇“工会杯”职工羽毛球赛勇夺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