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调查研究,5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赴洪秀全故居和资政大夫祠参观学习,在走访古迹和研学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支部党员参观洪秀全故居合影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禄㘵村的洪秀全故居,这里是晚清著名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参观洪秀全故居、私塾房阁和洪氏宗祠等老建筑之中,党员教师们感受到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和浓郁的田园乡土气息。在洪秀全故居纪念馆,老师们参观学习了洪秀全在花县生活、学习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活动的文献资料和历史陈列,了解了洪秀全早年岁月和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深刻理解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影响。

支部教师党员在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资政大夫祠,是清朝同治年间兵部郎中、兵部主事徐方正、徐表正兄弟为答谢皇恩、弘祖盛德,在家乡建起的祠堂。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至三年,距今已有160年的历史。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内有四幢古祠、两幢后楼,集清代古祠之大成,也是花都境内仅有的有二道圣旨的大型祠堂。它展示了岭南民间艺术精华,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其所隶属的三华村也是省级古村落,拥有悠久历史。除了参观历史建筑群,党员教师们还观看了古祠中的广东民俗博物馆展出陈列,着重学习了解了粤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灰塑”工艺的历史介绍。这所岭南建筑的瑰宝所展示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祠堂家风廉政文化,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深厚历史底蕴。

支部教师党员在资政大夫祠合影
学史明智,行以致远,本次主题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强化了支部党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素材,加强党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走读历史,汲取花都先贤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第二党支部将继续探索更多党员活动的形式内容,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推动中心工作,促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刘羽谭丽婷,摄影:刘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