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电视台对该思政课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的报道)
【本网讯】为了挖掘花都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共建思政课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于12月11日下午在花都区狮岭镇义山村祠堂(中共杨义山村党支部旧址)举行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现场)
参与揭牌仪式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副院长易露霞、董事办主任陆志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辉,狮岭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代表,义山村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钟仕文,花都区政协科教文卫与文史学习委《花都文史》执行主编、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邓静宜,花都区文广旅体局四级调研员、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卢福汉,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钟伟彬,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黄永奎以及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约50人。

(全体人员合照)
在揭牌仪式致辞讲话中,易露霞副院长代表新葡的京集团8814向狮岭镇政府、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简要介绍了新葡的京集团8814,指出实践教育基地建立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育人成效寄予厚望和信心。

(易露霞副校长致辞)
随后,花都区政协科教文卫与文史学习委《花都文史》执行主编、广州花都祠堂研究会会长邓静宜向在场的领导嘉宾及大学生讲述了义山村钟氏宗祠的红色故事,认为义山村钟氏宗祠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宣传革命先辈事迹、开展红色教育十分有意义。她还衷心祝愿义山村的建设越来越好,期待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人才。

(邓静宜会长讲述义山村钟氏宗祠红色故事)
在现场各位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邓静宜会长与易露霞副院长签署了《实践基地建设(暨战略合作)协议书》。

(双方代表签署《实践基地建设(暨战略合作)协议书》)
黄永奎秘书长在会上介绍了义山村村情、祠堂历史及村里发展的故事。他阐述的历史故事生动鲜活,师生们凝神专注、默叹叫绝。

(黄永奎秘书长阐述历史故事)
张辉教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向狮岭镇政府和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感谢。她指出,实践教育基地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够极大地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发挥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对培养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张院长还表示,今后以此为新的起点,开启新的育人征程,在未来的合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认真组织落实好各项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地的思政教育优势和作用,坚定理想信念,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更加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辉教授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向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义山村委赠送书籍、邮册。同时,易露霞副院长、陆志丹主任也向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义山村委赠送书籍。


(双方互赠书籍)
在大家共同见证下,双方领导代表揭牌。揭牌仪式标志着义山村祠堂成为了花都祠堂首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整个揭牌仪式简朴而庄重,气氛热烈而欢快,大家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以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深入拓展合作领域,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为社会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揭牌瞬间)
最后,广州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钟伟彬带领领导嘉宾及学生参观祠堂、党史馆、皮具博物馆。在整个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代表们为祠堂建筑的精美奇特、深厚内蕴及党史馆、皮具博物馆的丰富历史物件赞叹不已。



(参观学习现场)
祠堂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沉淀了淳朴的传统内容,也蕴涵着浓厚的红色基因。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义山村祠堂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发挥“祠堂”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双重教育价值,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师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及实效性,有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