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5月13日下午,以“学生管理工作常态与创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工团队”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三水校区召开。各系(创培学院)辅导员分别结合各自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实际进行发言交流,他们或是结合具体的现象由浅入深分析总结学生管理经验,或是根据某一案例谈心得体会,其中的一些创新经验引起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些经验很有借鉴性,值得与大家共同分享。现把部分精彩见解选登如下:
在深化、创新“三风”建设方面,辅导员苏建贤、沙海银老师就如何提高学生到课率,实现学生零迟到、零携带早餐等,进行发言交流。沙海银老师提到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让班级纪律委员及时给辅导员未到学生信息,方便及时联系、处理,避免发生意外;每周公布一次学生到课等情况综合测评,避免期末错报、漏报现象,以做到公开公平;引导违纪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提高认识,并把学生的心得认真细致修改,往校报投稿,增加学生荣誉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处理,骆思贤、胡伟芳老师进行了发言交流。骆思贤老师提出心理问题的处理首先是做好觉察与评估,其次是以真诚和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促进心理疏导的开展;对神经症或精神障碍的个案要及时做好转介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强调要做好抗挫力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命教育三方面工作。胡伟芳老师通过一名患重度抑郁学生的案例,提出对心理问题学生要及时发现问题,多一些关心关怀,以与他们做知心朋友的心态去沟通交流,才有助于逐渐打开学生的心结。
在深化学生宿舍管理方面,辅导员黄国威、林立宏老师进行了相关话题发言交流。黄国威老师认为,做好宿舍制度化、系统化文化建设,开展宿舍互助互爱活动,有助于深化学生宿舍管理。
在德学教育方面,辅导员谢彩丽、陈钧议老师进行了发言交流。谢彩丽老师认为,通过交流会、演讲、故事会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开好主题班会;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中间应有计划地开展劳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增强动手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陈钧议老师认为,当下要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大学生只有学会主动自主学习,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通过注意公共场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行为建设,才有助于培养谦虚忍让的优良品德。
在加强学生管理,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突发事件零发生,推进“五进”活动上,吴华光、王伟江、余建想、孔令敏等老师纷纷发表意见,其中余建想老师提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孔令敏老师认为学生活动应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几位老师均认为,学生活动及管理工作和校园安全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和沟通,学生在校成长都是份内事,只有“齐抓共管”,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