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干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要求、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支热爱教学管理、执行高效、素质优良的教学管理队伍,8月23日至8月30日,学校委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别定制了浙江大学·新葡的京集团8814“育人强师”教学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副校长沈文淮教授、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及各二级学院选派的教学管理干部、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共37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吴巨慧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与浙大教育学院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情况。沈文淮副校长作动员讲话,寄语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带着问题来思考来学习,鼓励学员“走出去”多与专家交流。

开班仪式结束后,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浙江省高等教育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原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施建祥教授作题为《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专题讲座。施教授向学员传授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与专业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学员共同探讨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路径。
8月24日下午,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处长厉国威教授作题为《财经类高校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融合型人才培养为例》主题报告,讲述浙江财经大学的新文科建设探索之路,向学员提供了“新财经人才培养”的定位路径和创新思路。
8月25日上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张美宁教授围绕《“规划一件事”及数字赋能学生教育培养》主题,分享浙江城市大学利用平台实现全周期全链条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工作机制,以及数智赋能学生教育培养的工作经验。
8月26日上午,宁波财经学院教务处处长、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李继芳教授还围绕《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主题,介绍了宁波财经学院产教融合与数智赋能综合改革探索路径,重点讲述了应用型高校“双院制”培养新业态紧缺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下午,李教授继续作了题为《数智赋能课程标准建设及实施监测》的专题讲座,从OBE框架的课标建设流程出发,分享了宁波财经学院建设一体化平台打造立体化课堂,通过平台监测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推进课标持续建设的经验。
8月29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宜治教授以《一流专业建设及本科生培养》为题,以一流本科专业的基本标准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全面落实OBE理念,强化通识教育、交叉培养和协同育人,聚焦立德树人、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及成效,同时向学员分享了浙商大的课程思政、本科一流课程、教材规划、特色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

在实地考察环节,学员先后前往浙江树人学院、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安吉余村进行交流学习。8月25日下午,学员来到浙江树人学院拱宸桥校区考察学习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学员考察了浙江树人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和多个实验室,听取了校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介绍,并就产教融合、实验室平台建设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8月28日上午,学员一行来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全方位感受顶尖学府厚重的历史积淀及人文底蕴。下午,在安吉余村开展可持续发展主题教育,通过实地考察,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深入认识到了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8月27日,6位专家分成两组,对学校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进行一对一论证指导。专家分别听取了各学院的人才培养建设方案工作汇报,并就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课程建设与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全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

结业仪式上,8所学院和3个教学管理部门发言代表围绕所学所感,结合下一阶段本单位的教学管理改革计划进行了交流汇报。学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班高度契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升能力的实际需要,“走出去”拓宽了专业视野,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前沿,创新工作理念有了新认识,一定将把培训期间所学所见所闻所悟“带回来”实践于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此次培训既有宏观政策的解读,又有实际案例的解析;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学校教学管理队伍提供了一个“走出去”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取到了“真经”、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有助于科学分析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