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校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黄鹏主持的《“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项目获中国科协、教育部五部门“学风传承示范基地”立项,为进一步深化“德学·五进”新内涵,努力打造广工商特色的学风传承示范基地,7月12日上午,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在三水校区召开“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项目建设研讨会。校长邝邦洪教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朱特威同志,副校长易露霞教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辉教授,广东省科普中心副主任陆朝光,广东华南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与产业所所长杨久炎,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郭守运教授,中央电视台制片主任刘付云,文教频道负责人梁永澎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班主任工作室代表、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黄鹏主持。

会议开始,副校长易露霞致辞,她对与会的专家、嘉宾、传媒代表、校友代表和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校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表示,近年来在“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全校师生积极践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董事会大力支持,校长德学思想正确引领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的必然结果。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企业朋友、校友们对学校今后发展多提指导意见,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项目负责人黄鹏从项目简介、主要内容、立体化传播、预期取得成果四个方面对“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项目建设思路进行了汇报。他强调,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注重顶层设计。长期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邝邦洪校长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大力开展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五进”教育实践活动,将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与党建思政工作三全育人的改革紧密结合,多措并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对接下来的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了设想:一是砥砺德学,践行五进,是新葡的京集团8814检测站立德树人学风传承的基石,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特色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各类展厅展馆的功能,强化“德学﹒五进”的价值引领,通过组织实践教学、专题学术报告、知识竞赛、读书会等活动搭建开放、平等、包容的对话交流平台,联动开展学风传承;二是立体化开展学术讲座、报告以及各类宣传,组织德学五进优秀学生宣讲团,宣传以德学五进为核心的成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三是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依托省级网络文化工作室,推动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活动;四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非遗学社等品牌学生工作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等系列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他希望,预期成果能把“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的建设情况汇编成册,报送省科协和中国科协,推进相关研究;产出系列论文、研究报告、理论文章和标准化文本制作及德学五进学风传承的系列传播作品,制作德学五进的特色校园文化画册,凝练德学文化特色,突出德学文化的本质内涵,整合德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三全育人;推动“德学•五进”学风传承作品立体化、平台化传播;努力打造具有时代风范和广东省特色的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

项目组代表、美术学院副院长郝孝华表示,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校风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接下来将在进社会和进课室方面,结合美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具有创新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学风传承基地建设添砖加瓦。
校友代表、左点广告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国华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享了三个获奖广告作品的创作和创意挖掘过程,他表示接下来将紧扣“德学•五进”学风传承主题,以感人、有趣为抓点,带动学校师生一起,凝练德学五进学风建设内涵,创作出适合全省、全国播出的创意视频,为推进母校学风传承基地创建出一份力。

与会专家陆朝光指出,新葡的京集团8814“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建设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紧密融合到学风传承建设中去,抓住国家对学风传承的相关政策优势,将学校历史沉淀的精华提炼出来,宣传出去。他建议,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创建当中去,邀请老科学家入校讲学,树立思想亮点,同时紧跟有关部门学风传承基地创建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寻找共同目标助力,为学校学风传承建设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与会专家杨久炎认为,学校“德学•五进”育人成果颇丰,此次学风传承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是“德学•五进”成果的进一步凝练,学校应该抓紧机遇,借势而上,打响“德学•五进”学风建设的品牌,要心中有底气,敢想,敢做,争取更大成果。
与会专家郭守运表示,“德学•五进”将教育思想具体化,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迅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学校要抓住新时代的潮流,敢想敢做,树立宏大的格局,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创新点和特色点,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政工作全面发展。

副校长张辉强调,学风建设要把基础打实:一是教风建设要实。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要求形成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定要严抓教风;二是学校相关部门要出台举措,严抓学风建设;三是管理制度要对学术建设起到激励作用,确保学术氛围的浓厚。此外,我们这个项目基地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德学•五进”学风建设夯实基础,打造特色,创新品牌。
自由发言阶段,与会专家与嘉宾还围绕“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最后,邝邦洪校长作会议总结,他阐述了“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列举了“德学•五进”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取得的丰厚成果。他表示,获批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五部门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是新葡的京集团8814崇尚德学、践行五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新成果,无疑是对我们学校“深化德学五进新内涵”的鼓励和鞭策。
在接下来如何建设好学风传承基地上,邝校长强调:一是要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强科学精神教育和科研诚信教育,不断打造“德学·五进”特色校园文化,共同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根本保障;二是要引导广大师生真正理解“德学·五进”的深刻内涵。对教师的引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教书育人氛围。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好专业知识,学到真学问,真本领,使自己成为有品行、有知识、有情感、有能力的人。真正理解“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真正要义,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注重系统思维,构建长效机制。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校之力,大家共同努力,常态化、长效化来推进。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齐心协力,更好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把优良学风内化为共同意志、自觉行动,一方面,要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另一方面,要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要富有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创新中获得成效。
在基地建设要取得怎样的效果上,邝校长要求:学风传承基地要对照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部门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学风传承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德学·五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理论文章;打造“学校-校友”发展共同体,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作出一批党建思政的精品作品,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人、教育人,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开展立德树人的工作,利用各方平台优势汇聚壮大线上线下正能量,培养一大批德学、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本次“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建设研讨会,群策群力,为努力打造具有时代风范和广工商特色的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讯员:雷保锋 图片: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