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根据张永平院长“增加教师凝聚力,促进我院科研上新台阶”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助力科研创新,12月27日下午,食品学院2024年度新入职博士专任教师学术汇报专场第四期顺利举行。此次汇报由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赵文才博士主持,三位不同研究领域的博士分享了各自的汇报内容。
第一位汇报人是潘晓会博士,厦门大学化学院分析化学专业毕业。潘博士在硕博期间专注于高活性基底制备和多功能显微光学仪器搭建,并将新方法应用于有毒有害污染物检测。在嘉亨(珠海横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期间,潘博士的研究聚焦于中药新化合物研究,包括中药材功能性化合物的提纯、波谱结构解析、活性研究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开发与验证。

第二位汇报人是赵文才博士,韩国汉阳大学食品营养专业毕业。赵博士的博士研究聚焦食品微生物学,特别是在食品毒性和食品卫生领域。他从梨中发现了一株产展青霉素的新菌株,并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基础理化研究和全基因测序分析,将测序数据上传至NCBI国家数据库。赵博士的研究不仅增进了对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解,也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三位汇报人是靳远航博士,毕业于海南大学。其研究工作聚焦于油棕DGAT1基因与特定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探讨其在油棕果皮油脂代谢中的调控机制。靳博士通过克隆EgDGAT1的启动子序列,筛选出三个与该基因互作的转录因子,并发现它们在油棕果实发育过程中与EgDGAT1的表达动态相似,这些转录因子抑制了EgDGAT1的表达,影响油脂合成及脂肪酸代谢。

在本次学术汇报中,我们见证了食品学院教师团队的活力与创新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各自研究领域的理解,也激发了跨学科合作的新思路。每位博士教师的汇报都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学院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这些新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我们期待能够进一步推动食品学院的科研创新,加强团队协作,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人才,为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赵文才
审核:杨春敏、欧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