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4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教研室成功召开“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推进会”。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当前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与改进措施。会议由工学院副院长胡垂立主持,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刘红英做汇报,人工智能教研室陈浜、胡必波、张永雄、郝建国等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就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细节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为专业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议上,刘红英主任就专业建设的关键工作进行详细汇报。针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模块化课程构建,跨学科融合、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教师队伍、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实践。会议中刘主任首先强调课程建设要强化项目实训,并通过工作室模式促进学生的实践学习。其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为课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围绕融合课程开展深度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与小米、百度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在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校企合作资源开发力度,更新教材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识支持。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各类比赛,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衡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为人工智能专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胡垂立院长对刘主任的汇报进行详细点评,并就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提出重要指导意见。胡院长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提炼特色,尤其要避免使用过于通用的概念。他强调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内容建设重要性,要突出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亮点,建设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工学院校企联合实验室从硬件到软件到人才培养切实做到深度整合,具备真正的实践意义。

另外,胡院长对专业建设中的任务分配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任务分工要明确到人,避免模糊的责任划分带来实施困难。在谈到学科融合时,胡院长指出,跨学科合作将是人工智能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色,特别是与冷链物流等领域的结合,将成为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亮点项目。最后,胡院长还提出人工智能专业应积极争取成为一流专业,要尽快启动相关申报工作,以确保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明确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方向。全体与会教师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将根据会议内容,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计划,推进人工智能专业的持续发展。
稿件来源:工学院
文字:高玉鑫
图片:刘红英
审核:胡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