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一周一书第四十六讲:驱冬日之寒,燃真相之火

作者: 时间:2022-11-09 点击数:

【本网迅】为了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我院于2022年11月1日(周二)晚上19:00-20:30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三水校区图书馆二楼212学术报告室开展第四十六讲“一周一书,一书一讲”读书分享活动。

本次读书活动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林睿堃老师为我们大家讲解由大卫·哈伯斯塔姆编著的《最寒冷的冬天》一书。

讲座开始,林睿堃老师便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同学们互动“一个什么样的冬天可以被称为最寒冷的冬天?”。有的同学认为是普通的天气,有的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减缓日子还有的觉得是长时间的疫情延续。而后老师分享了他认为的最寒冷的冬天是1950年那段处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日子。那是一个由钢铁和火炮交织的冬天;是一个先烈勇于抗敌,保卫祖国并为此付出了宝贵生命的冬天;是一个让十六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倍感寒冷的冬天;更是一个令世界无不震撼的冬天!


B27E

(林睿堃老师分享书籍)


2F255

(同学与老师互动)


接着,老师讲到《最寒冷的冬天》这本书讲述的是在美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在美军眼里,志愿军人数众多且装备火力是十分强大的,并非是我们了解到的传统意义上的火力小和装备落后。这也是老师推荐我们去读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不单方面地从自己国家的角度去了解抗美援朝,而是通过不同国家的角度来回顾这段历史,再形成自我思考。


AE97

(林睿堃老师分享书籍)


讲座最后,老师先问了我们三个问题:二战时法西斯阵营主要是哪些国家?二战时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是哪个国家?是哪个国家轰炸了珍珠港?来测试我们对历史的了解程度,然后给我们看了几个关于抗美援朝战争采访的视频。可惜的是视频中鲜少有人知道此次战役的内容甚至难以正确回答上述几个问题,这让我们了解到这个寒冷的冬天不单指战争的残酷,更是指部分国家对于这场战争的冷处理导致很多群众对历史的了解十分片面。林睿堃老师提出这是一场不易察觉的认知战,若不加以警惕,任其舆论发酵,形成不正确的认知可能会导致经济倒退和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被遗忘和扭曲的严重危害性,历史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自省和思考,如果人人都选择淡忘历史,那么就永远找不出历史真相!


13C6B

(同学们观看视频)


以上便是林睿堃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最寒冷的冬天》一书的分享内容,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分享会,能对抗美援朝有一个新的认知,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

新葡的京集团8814 2003-2021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8461号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开发区 邮编:528138    
院长、书记邮箱:qpliang@gzg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