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努力营造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青年学生的诚信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担当。根据学校资助中心下发的学生资助文化月活动相关文件精神,管理学院从受助学生实际需求角度出发,采用当下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直播方式,开展大学生诚信及防诈骗教育。直播邀请到了管理学院的辅导员高凤相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聊一聊大学生诚信以及防诈骗那些事,由陈庆玲同学主持。
直播开始主持人先带大家观看了一段诚信视频,让大家对诚信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践行诚信
高老师通过讲述自己对诚信的理解,进而引入诚信对于大学生更深一层的含义,同时也向同学们介绍了信用、征信和个人信用报告的概念。
(二)资助政策
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知识教育,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费用。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人全额支付。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将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经办银行将违约情况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供全国各金融机构依法查询。对恶意拖欠贷款的违约借款人采取限制措施,不予提供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金融服务。
(三)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也就是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例如中奖诈骗、家人遭意外诈骗,亲友急事诈骗等。
同时要切记,如果有陌生人给你打电话,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一定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
防范电信诈骗有“三不一要”,指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和要及时报案。
(四)有奖竞答
一共有22道题,当屏幕上放出题目,大家可以刷答案,主持人喊321截屏,被工作人员截到且回答正确的观众可以联系工作人员领取小礼品一份!
如需了解本次活动更多内容,可点击以下链接,从阅读原文处获取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av7BolbawhdBNfqTqROw。